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LeCun直指人形机器人痛点:通用智能尚远,世界模型才是未来方向

时间:2025-10-27 23:01:26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一场关于人形机器人未来走向的激烈争论,在科技圈掀起轩然大波。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公开演讲中直言,当前机器人行业距离真正的通用智能仍有巨大差距,这一观点迅速引发特斯拉、Figure等企业高管的反驳。

杨立昆指出,现有机器人技术仅能完成工厂中拧螺丝、搬运货物等特定任务,但要让它们在家中叠衣服、倒水或理解人类意图,仍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他将这种局限归结为"窄智能"与"通用智能"的本质差异,认为突破关键在于构建能够学习、理解和预测物理世界的"世界模型"架构。

这番言论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立即引发行业震动。特斯拉Optimus AI负责人朱利安·伊巴尔茨(Julian Ibarz)公开表示反对,强调公司内部已形成明确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实现路径。Figure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则更直接地喊话:"建议杨立昆别再空谈理论,亲自下场做些实事。"

追溯杨立昆的学术生涯,其前瞻性研究轨迹颇具传奇色彩。1987年在索邦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连接主义学习模型》,为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主流AI研究仍聚焦专家系统,他却独具慧眼地关注到50-60年代科学家对"自组织"问题的探索——即系统如何通过自我组织实现学习。

"生物学为工程提供了丰富灵感,"杨立昆回忆道,"所有生物都具有适应能力,只要拥有神经系统就能学习。这让我相信,构建智能系统的最佳路径或许是让它自行学会变聪明。"这种突破性思维促使他走上机器学习研究道路,尽管当时该领域几乎无人涉足,甚至导致他一度难以找到博士导师。

在2013年加入Facebook(现meta)后,杨立昆创立FAIR实验室并推动"深度学习"概念取代"神经网络",这一术语革新标志着产业界对相关范式的系统性接受。2018年,他因在深度神经网络领域的突破性贡献,与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共同获得图灵奖。

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杨立昆对大语言模型(LLM)的尖锐批评。他直言LLM是"死胡同",强调仅靠文本训练永远无法达到人类水平智能。"四岁儿童通过视觉接收的数据量,已超过所有公开文本训练的最大规模LLM,"他指出,"这些系统只是回忆训练信息,甚至不如猫的智能水平。"

在杨立昆看来,真正的智能源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感知输入。他以猫为例:虽然猫脑仅含约2.8亿个神经元,但其对三维空间的感知、物体稳定性判断和复杂动作规划能力,远超当前所有生成式AI系统。因此,他主张将研究重心转向"世界模型"——即让机器能够预测动作执行后的环境变化。

这种模型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让机器人通过想象完成冲咖啡等连续动作,预测每一步操作的结果。杨立昆透露,其团队采用的"环境动力学模型"已实现自监督学习,机器人无需针对特定任务反复训练,仅通过学习"动作-结果"关系即可零样本完成新任务。

尽管遭到产业界质疑,但已有企业开始验证杨立昆的理论。获得OpenAI投资的挪威公司1X Technologies发布的"世界模型",包含视觉编码器、动作编码器等模块,可对输入动作质量进行量化评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伯恩特·博尼克(Bernt Børnich)坦言,让机器人进入家庭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落差",Wi-Fi连接等基础问题比机器人技术本身更具挑战性。

特斯拉则从制造端切入挑战。马斯克指出,人形机器人量产所需的供应链尚不存在,但公司仍在建设年产百万台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线,目标2026年初推出V3原型机。在ICCV计算机视觉顶会上,特斯拉AI负责人阿肖克·埃卢斯瓦米(Ashok Elluswamy)介绍的"神经世界模拟器",可通过车队视频数据训练实现状态合成,该架构将被迁移至Optimus机器人。

在这场技术路线之争中,杨立昆还意外透露了自己与Llama大模型的"距离"。他多次强调未参与任何Llama项目的技术开发,并揭秘第一代Llama实质是巴黎研究小组的"海盗项目"——这个十余人团队在2022年中后期开发的轻量高效模型,最终成为meta的主力产品。虽然小扎在2023年初组建了GenAI团队推动产品化,但杨立昆坚持表示:"从技术层面说,我确实没插手。"

更多热门内容
通体透明似水母!西工大团队研发仿生机器人,低功耗低扰动助力深海探测
陶凯教授现场演示了该机器人的智能化应用,通过集成微型摄像头模组和嵌入式 AI处理芯片,仿生水母机器人成功在动态水环境中实现稳定悬停,并精准识别出水下的特定目标(如校徽、小丑鱼)。 据IT之家了解,这款机器…

2025-10-27

京东携手多方定百吋电视观距标准 科技服务双驱动引领家庭场景新变革
现场嘉宾围绕百吋电视消费趋势、东方美学科技赋能和送装服务体系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探讨大屏时代以完善服务体系续写中国视界新章的新范式。“100%免费送装一体”的承诺,彻底打消了用户的全链路顾虑,是与品牌伙伴…

2025-10-27

中国信通院携手华为等企业,中国快充方案成全球通用标准新典范
IT之家 10 月 27 日消息,泰尔终端实验室今日宣布,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华为、vivo、OPPO 公司撰写的标准L.1004“Universal fast-charging solution…

2025-10-27

OpenAI阿尔特曼“招兵买马”,脑机接口新秀夏皮罗助力Merge Labs
智东西10月27日消息,据外媒Sources报道,OpenAI联合创始人、CEO萨姆·阿尔特曼(SamAltman)已聘请曾获多个荣誉奖项的生物分子工程师米哈伊尔·夏皮罗(Mikhail Shapiro)…

2025-10-27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团队研制超强量子传感器 可测3万倍大气压下量子信息
在这样条件下研究量子行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挑战,原因很简单:设计能够承受如此强大力量的传感器极其困难。这些传感器能够在材料承受的压力超过地球大气压30,000倍的情况下检测应力和磁场。 为了构建这一传感器,…

2025-10-27

一加15配置全揭秘:165Hz屏+满级防护+影像革新,性能Ultra旗舰来袭
这款被官方定义为行业首部“性能Ultra”的旗舰产品,凭借165Hz超高刷新率屏幕、满级防尘防水以及全面的性能升级,展现出超越同级的产品实力。165Hz屏幕、满级防护和全面升级的影像系统,使其在保持性能优势的…

2025-10-27

2025年第42周手机销量榜:iPhone 17系列领跑,各品牌中端市场竞争激烈
荣耀(4个机型)、OPPO(4个机型)、REDMI(4个机型)主要在中端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其中荣耀X70和荣耀畅玩60/m均进入前10;华为凭借nova14(第12)、Mate 70 Pro(第20)、Pu…

2025-10-27

双11电竞鼠标选购指南:星闪技术如何让连接“稳”如磐石?
因此,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对性能有着极致追求的用户时,会发现他们选择的并非是功能堆砌的产品,而是侧重于在最基础也最核心的连接稳定性上,能提供绝对保障的“利器”。 这个视频展示了传统鼠标和搭载星闪技术的鼠标在…

2025-10-27

一加15深度评测:以“超高刷”革新体验 续写行业新篇章
相较此前部分产品为了高刷新率而牺牲分辨率的取舍,一加15的这块屏幕,表现无疑更加均衡。 在此,我无法断言165Hz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常态,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当我们在若干年后回顾手机屏幕刷新率发展…

2025-10-27

苹果2026年9月或推三款旗舰:iPhone 18 Pro领衔,Air轻薄机与Fold折叠屏同登场
【太平洋科技】10 月 27 日消息,据知名数码博主爆料,从供应链信息判断,苹果计划在2026 年 9 月推出包括 iPhone 18Pro 系列、Air 轻薄机和 Fold 折叠屏在内的三款旗舰设备。…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