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宁王”储能赛道领跑,多维竞争下如何续写高端制造传奇?

时间:2025-10-28 10:54:22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正凭借储能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1041.9亿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41%。值得注意的是,其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优化。这份千亿级财报背后,储能业务正从战略布局转向核心增长极。

回溯至2011年,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1%时,宁德时代便确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尽管2017年登顶全球动力电池冠军时,储能业务营收占比仅3.86%,但管理层仍坚持"储能市场终将与动力电池比肩"的判断。这种战略定力在2024年迎来爆发——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的同时,全球储能市场呈现指数级增长,上半年出货量超240GWh,同比增幅超100%。

数据印证着战略转型的成效。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3.86%跃升至2024年的27.6%,毛利率达26.84%,首次超越动力电池业务。2025年上半年,其全球储能电池市占率攀升至36.5%,连续四年领跑行业。这种业务结构的质变,使企业从单一动力供应商转型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商。

储能赛道的竞争维度远超动力电池领域。海辰储能作为专注者,通过587Ah专用电芯实现循环寿命超10000次,成本较行业低3%-5%,并率先通过钠离子电池国网认证。比亚迪则延续垂直整合优势,将刀片电池技术延伸至储能领域,北美户储产品价格较宁德时代低20%,沙特1.2GWh项目凭借"电芯+系统+运维"全包方案实现逆袭。

技术差异化成为破局关键。亿纬锂能凭借钠离子电池在-40℃环境下保持85%容量的特性,获得特斯拉等国际客户订单。阳光电源则另辟蹊径,通过"逆变器+系统集成"模式,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突破170亿元,毛利率近40%,其灵活的电芯采购策略掌握着定价主动权。

宁德时代的产业集群效应正在重塑中国制造业。福建宁德周边聚集8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回收的完整闭环,供应链成本降低15%以上。这种集群培育出恩捷股份(隔膜全球市占率38%)、天赐材料(电解液市占率32%)等隐形冠军,推动区域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

技术创新构筑竞争壁垒。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突破100亿元,占总营收超5%,推出的587Ah电芯和9MWh储能系统在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上领跑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新"电池,成本较锂电低30%,2026年量产将缓解国内锂资源自给率不足的困境。

全球化布局面临地缘挑战。欧盟IDAA法案要求非欧企业技术转让或合资,美国推动"电池供应链去中国化"。尽管德国工厂已投产,匈牙利工厂2026年落地,但技术转让要求可能削弱核心竞争力。国内市场同样面临价格战压力,近三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八成,部分集采项目中标价跌破0.4元/Wh。

这场储能竞赛已超越企业层面,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试金石。在能源转型浪潮中,企业需要同时应对技术路线迭代、全球化运营和产业链协同的多重考验。宁德时代三季度财报展现的不仅是财务数据,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能源变革中争夺技术话语权的缩影。当3600亿元现金储备遇上1TWh产能规划,这场关于技术、市场与产业链的长跑,才刚刚进入关键赛段。

更多热门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EMBA师生研学华沿,探智能制造创新实践
此外,华沿机器人技术和应用讲解人员也详细介绍了华沿协作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电子装配、医疗大健康、食品包装、商业服务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用机器人在精密检测、柔性搬运、高危环境作业等场景下的高效表现,凸显出协…

2025-10-28

李书福之子一星机器人解散:吉利战略聚焦下的资源整合与取舍
从目前来看,尽管李星星已经40岁,在吉利或没多少话语权,吉利的主事人仍然是李书福,李书福从收购力帆到更名为千里科技,一直在布局“AI+车+机器人”,吉利现在更为看重的是千里智驾,尤其是今年9月,力帆控股以9…

2025-10-28

山东潍坊“90后”创业者领航:乐聚机器人获15亿融资,双场景布局冲刺IPO
乐聚机器人的产品分为两类:面向教育市场的30-70公分小型双足机器人,服务于全国近5000所中小学与职业院校;面向工业、科研场景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落地北汽越野车等工业场景。 竞争格局方面,2025年上半…

2025-10-28

第三届航空大会落幕,近八成新款无人机国内首发,赋能多领域发展
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大会,今天在北京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上,国内多家飞机生产企业自行研制的无人机解决方案,为工农业生产及出行带来便利。 本次航空大会展出的无人机,近80%为国内首发亮相。其中一款…

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