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全球首例!全尺寸仿生机器人“小安”走进合肥小学课堂成助教

时间:2025-10-28 20:06:28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一堂科学教育课上,一位特殊的“助教”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全球首款进入课堂教学场景的全尺寸仿生机器人“小安”正式亮相。这款由合肥本土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以1.4米的拟人化形态登场,与授课教师默契配合,共同引导学生探索声音的奥秘。此次实践标志着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从实验室走向讲台的重要突破。

课堂以《设计我们的乐器》为主题展开。当学生提出关于打击乐器的疑问时,“小安”不仅通过语音清晰回应,还列举了多种具体乐器名称;与此同时,教室大屏幕同步播放对应乐器的演奏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音色的特点。在学生分组设计乐器的环节中,“小安”利用视觉系统扫描记录各组的“乐器设计方案记录单”,并将在课后提供智能化评价反馈。

据项目研发方无论科技业务副总胡丽康介绍,“小安”科学教育机器人于今年4月启动研发,目前已完成核心功能开发并进入测试阶段。该机器人搭载34个自由度的灵巧硬件组件,集成自主研发的表情生成系统与人格定制引擎,既能与儿童实现情绪同步互动,又具备专业科学教师的引导能力,可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孙丹丹透露,前期调研显示,教育场景能充分发挥人形机器人的功能优势,显著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整合本地企业技术资源,中心最终选择与中科大校友团队创立的无论科技合作,创新采用“联合研发+收益分成”模式,通过分阶段支付研发费用的方式,有效减轻了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

孙丹丹特别指出,虽然国内已有机器人进入校园的案例,但多数仅限于单次科普展示,而此次“小安”的应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深度融合。该机器人严格依据现行科学教育大纲设计功能,并配套开发了完整一学期的科学教育课程。未来,这款“机器人老师”将率先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及合肥高新创新实验小学开展试点。

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汪伟表示,“小安”的课堂角色将逐步升级:初期作为助教活跃课堂氛围,中期能够独立完成部分教学任务,最终目标是构建覆盖课前课后的智能教学体系。这一规划旨在为教师减轻工作负担,同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更多热门内容
2025年风力发电机内部故障:电磁暂态建模与辨识的创新突破
风力发电机内部故障一体化电磁暂态建模及辨识方法研究总结二是风电电磁暂态仿真与人工智能配合难,存在批量数据获取、特征选取、神经网络适配等诸多协同问题,同时实际运行中故障数据稀缺,样本不平衡且获取成本高。该模型…

2025-10-28

海悟携全栈液冷与高效风冷方案亮相通信能源论坛,共探绿色零碳未来
该方案深度融合了蒸发冷磁悬浮、间接蒸发冷却、风墙等多种高效技术路径,并特别针对如东南亚地区的高温高湿气候进行了系统优化,在能效、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方面表现卓越,为全球多样化的数据中心场景提供了高适配性的制冷选择…

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