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创始人兼CEO雷军近日现身武汉,宣布其位于光谷的小米智能家电武汉工厂正式投入运营。这一举措标志着小米在智能制造领域再进一步,实现了从手机、汽车到家电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布局。
作为小米继手机工厂和汽车工厂之后建设的第三座大型智能工厂,武汉家电工厂的投产具有战略意义。此前,小米大家电业务长期依赖代工模式,随着新工厂的启用,公司将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自主控制。这一转变不仅回应了市场对"代工贴牌"的质疑,更体现了小米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耕决心。
雷军在近期活动中坦言,小米多年来承受着外界诸多误解。他指出,公司独特的创新模式和快速发展节奏常被误读为"缺乏核心技术"。但随着手机工厂、汽车工厂和如今家电工厂的相继落地,这些质疑声已逐渐消散。数据显示,近两年小米大家电业务市场表现强劲,新工厂的投产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该工厂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光谷速度":从2024年8月签约到2025年10月投产,仅用时14个月,较行业平均周期缩短近半。项目一期投资25亿元,占地50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达700万套,预计年产值140亿元。目前重点生产家用和中央空调产品,已形成研发、生产、物流一体化的高效运营体系。
工厂内部设有六大核心空调分厂,配备实验楼和智能物流系统。依托小米澎湃智能制造平台,采用AI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生产模式,实现每6.5秒下线一台空调内机的高效产能。未来规划将扩展至冰箱、洗衣机等全品类家电生产,形成完整的"人车家全生态"制造体系。
选择武汉作为首座家电工厂所在地,雷军表示这既是战略布局需要,也包含个人情感因素。作为湖北人,他早在小米入驻武汉时就规划建设"万人研发中心",目前研发团队已达四五千人,并将继续扩大规模。这种"技术反哺家乡"的模式,展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