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盛顿举办的GTC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以“AI教父”的姿态登场,抛出一系列震撼业界的科技动态。从AI原生6G网络平台到基于自动驾驶平台的Robotaxi车队,从性能跃升的下一代Rubin架构GPU到连接量子计算与GPU的NVQLink技术,英伟达与礼来、CrowdStrike、Palantir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更彰显其生态布局的野心。这场技术盛宴直接点燃资本市场——美东时间周二,英伟达股价盘中飙涨超6%,最终以4.98%的涨幅收于201美元,总市值逼近4.9万亿美元关口。
黄仁勋在演讲中释放的“重磅炸弹”远不止于技术突破。他明确表示,Blackwell与Rubin两代架构将驱动未来五个季度数据中心业务营收突破5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较华尔街预期高出12%,较高盛自身预测也超出10%。受此消息刺激,英伟达市值距离5万亿美元仅一步之遥,若成功跨越,将成为全球首家站稳此规模的企业。华尔街迅速调整预期,汇丰将目标价从200美元大幅上调至320美元,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也纷纷看向300美元关口,暗示7万亿美元市值并非遥不可及。
技术路线图的披露进一步强化市场信心。黄仁勋透露,Blackwell架构AI GPU已进入量产阶段,美国本土台积电产能全面启动,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2000万块,远超上一代Hopper架构400万块的生命周期总量。更引人注目的是Rubin架构的颠覆性设计:采用第三代NVLink 72机架级超算的液冷无缆超级计算机,单机架算力达初代DGX-1的100倍,FP4推理性能3.6 Exaflops,训练能力1.2 Exaflops,较Blackwell提升3.3倍。而2027年推出的Rubin Ultra架构更将性能推向新高度,FP4推理能力达15 ExaFLOPS,训练能力5 ExaFLOPS,提升幅度超14倍。
在生态合作层面,英伟达的布局呈现“全栈式”特征。与诺基亚1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将催生AI-RAN产品线,6G网络之上构建的云计算平台有望为自动驾驶提供核心驱动力;与优步、Stellantis等车企的合作计划2027年部署10万辆L4级Robotaxi;与Palantir联合开发的AI技术堆栈已获美国零售商Lowe’s采用,用于构建全球供应链数字副本;与礼来共建的药物研发超算工厂将部署超千块Blackwell Ultra GPU,覆盖从AI发现到临床的全流程。
市场对“AI泡沫”的质疑被黄仁勋的正面回应击碎。他强调,AI已进入“客户愿意为模型付费”的商业化拐点,昂贵的算力基础设施正形成“投入-回报”的正向循环。华尔街机构的数据为此提供支撑:全球DRAM和NAND存储价格飙升,OpenAI达成万亿美元算力基础设施交易,台积电上调2025年营收增长预期至30%中段,共同印证AI需求的可持续性。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师指出,仅传统计算向生成式AI的迁移就催生2万亿美元资本支出,AI应用软件的广泛落地证明这绝非泡沫。
生成式AI带来的推理端需求被视为英伟达未来营收的最大增长极。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预测,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浪潮才刚刚开启,规模可能达2万亿至3万亿美元。随着台积电、SK海力士等产业链企业财报超预期,市场对“AI长期牛市”的叙事逻辑愈发坚定。Truist Advisory Services首席策略师Keith Lerner感慨:“几年前,5万亿美元市值还难以想象,如今市场已开始憧憬7万亿美元的未来。”这场由AI驱动的资本盛宴,正将英伟达推向全球科技产业的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