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对中国航天事业而言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我国将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而这一天也恰逢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逝世16周年纪念日。
10月30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将于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7次飞行任务。
钱学森,这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学巨星,于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他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直接领导了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发展规划,并成为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
70年前,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带领第一代航天人白手起家,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的坚实基础。1967年,他在一次卫星方案论证会上首次提出“航天”一词,从此中国的空间探索活动有了标准规范的专用名词。1970年,他又提出“航天员”一词,取代国外常用的“宇航员”称谓,强调中国在天、海、空领域的划分规范。
钱学森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牵挂贯穿一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杨利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当时已92岁高龄的钱学森第一时间得知喜讯。杨利伟返回北京后,专程前往钱学森家中致敬。此后,从神舟五号开始,每一位从太空归来的航天员都会到钱学森家中报告好消息,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神舟七号任务成为钱学森生前见证的最后一次中国载人航天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