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天文学界迎来重大突破——LIGO-Virgo-KAGRA合作组宣布,通过引力波探测首次捕捉到疑似"第二代黑洞"的并合事件。这项发表于《天体物理学快报》的研究,揭示了宇宙中质量与自旋特征均突破常规的特殊黑洞组合。
2024年秋季,探测网络在两个月内连续捕获两起异常引力波信号。10月11日探测到的GW241011事件中,相距地球约7亿光年的两个黑洞完成碰撞,其质量分别为太阳的17倍和7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质量较大的黑洞展现出接近理论极限的自旋速度,成为已知自旋最快的黑洞之一。
紧随其后的11月10日,GW241110事件在24亿光年外上演。此次并合的黑洞质量达太阳的16倍和8倍,但真正颠覆认知的是主黑洞呈现的逆向自旋现象——其自转方向与轨道运动完全相反。这种违背常规认知的物理状态,在过往所有观测记录中均未出现。
研究团队指出,这两起事件均符合"第二代黑洞"的典型特征。不同于直接由恒星坍缩形成的第一代黑洞,第二代黑洞诞生于两个第一代黑洞的合并过程。这种层级并合机制不仅能解释观测中存在的"质量鸿沟"现象,其形成环境也与恒星团等高密度区域高度吻合。在密集的恒星环境中,黑洞通过多次相遇与融合,逐渐积累出更大的质量和更极端的自旋特性。
LIGO科学合作组织发言人、卡迪夫大学斯蒂芬·费尔赫斯特教授强调,在数百次引力波观测事件中,这两起案例的特殊性不言而喻。"两个事件中均存在质量显著超标且自旋极快的黑洞,这为第二代黑洞的存在提供了确凿证据。"他指出,这种新型黑洞的发现将重构人类对黑洞演化路径的认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