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断腿缺臂也能稳如泰山?Skild算法让机器人“逆境求生”能力拉满

时间:2025-10-01 06:22:50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想象一下,当终结者被击中得千疮百孔,浑身漏电漏油,所有人都以为它已经失去战斗力时,它却摇摇晃晃地重新站起,黑洞洞的加特林再次对准了你。电影中的这一幕让人肾上腺素飙升,但如果发生在现实世界,恐怕大多数人只会感到毛骨悚然。

最近,一家名为Skild的公司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算法,让机器人即便遭遇突发意外,也能在极短时间内恢复行动能力。根据官网发布的视频,这些机器人即使失去四肢、断腿、甚至被重物压住,依然能稳定行走,仿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照进了现实。

视频中,研究人员毫不避讳地展示了机器人的“受难”过程。比如,当机器狗被绑住四肢时,它仅用20秒就重新站立并开始移动,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当一条腿突然断裂时,它也只是短暂挣扎,便迅速适应了三条腿的行走模式。更夸张的是,当轮滑被锁死时,它竟能像人类一样用小碎步继续前进,仿佛早已预演过无数次。

这些场景看似夸张,实则均未经过任何场景微调,完全依赖同一套算法模型实现。这打破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传统认知——此前,大多数算法仅针对特定任务、机型或环境设计,一旦条件变化,性能便会大幅下降。例如,同一型号的两台机器人使用相同的翻跟头算法,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这种局限性源于机器人内部的复杂性。由于零件装配存在细微差异,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也会略有不同,导致算法在真实环境中表现不稳定。Skild团队在测试中验证了这一点:当使用针对Go2行走的专家策略时,失去肢体的机器人很快便摔倒在地,与通用算法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Skild究竟是如何让算法“一招通吃”的呢?团队在博客中透露,他们构建了一个包含十万种不同形态机器人的模拟宇宙,要求算法在所有机器人上均能正常运行。这一设计迫使算法必须理解运动的本质,而非依赖特定机型的“标准答案”。

在模拟环境中“修炼”后的算法,被移植到真实机器人中后,仍能持续学习。例如,某次演示中,AI首次摔倒时才意识到自己“变成了狗”;第二次摔倒时,它发现自己是“残疾狗”;而第三次启动时,它已接受现实,用后腿直立行走。这种从失败中快速适应的能力,正是算法的核心优势。

尽管算法表现惊艳,但Skild AI这家公司对许多人来说仍显陌生。通过领英查询发现,其成功并非偶然。两名联合创始人Deepak和Abhinav均为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器人研究所的教授,在机器人、视觉和神经网络等领域拥有深厚积累,论文引用量动辄上千上万。

团队成员也大多与CMU渊源颇深,涵盖计算机、机器人和机械等领域的顶尖人才。这种“全明星阵容”让Skild在2023年成立后迅速崛起,仅用一年便完成3亿美元A轮融资,公司估值达15亿美元。

团队表示,他们的长期目标是实现物理世界的通用人工智能(AGI)。相比这一终极目标,当前的机器人通用算法仅是研究的起点。但无论如何,Skild的突破已让外界看到:学术成果与工业应用的结合,正为机器人领域开辟新的可能性。

更多热门内容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智能体浪潮将至,或重塑未来生活与产业格局
未来五年,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累计投资预计将超过4万亿美元,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技术投入。这些专业智能体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软件、医疗、金融等几乎所有行业的深入应用。 2…

2025-10-01

CoreWeave与Meta达成142亿美元AI云基建合作,股价飙升超13%
Meta在7月份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2025年的总费用将在1140亿美元至1180亿美元之间,该公司预计其人工智能计划将“导致2026年的费用同比增长率高于2025年的费用增长率”。超级集群是…

2025-10-01

国产大模型GLM-4.6新突破:寒武纪、摩尔线程适配,共筑AI生态新篇
智谱官方宣布,GLM-4.6 已在寒武纪领先的国产 AI 芯片上实现 FP8+Int4 混合量化推理部署,这也是首次在国产芯片上投产的FP8+Int4 模型-芯片一体化解决方案。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

2025-10-01

CoreWeave与Meta达成142亿美元AI云基建合作,股价应声涨超13%
Meta在7月份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2025年的总费用将在1140亿美元至1180亿美元之间,该公司预计其人工智能计划将“导致2026年的费用同比增长率高于2025年的费用增长率”。超级集群是…

2025-10-01

GW级智算中心崛起:中国AI算力迈向新阶段,产业链协同共筑未来
从实际情况来看,与国外在AI大模型、AI数据中心等领域走相对封闭的路线不同,开放、开源依然是中国发展GW级智算中心和AI大模型的主路径。GW级开放智算中心OCP中国社区小组则会先立足中国市场,由中国用户来主导…

2025-10-01

吴泳铭云栖大会展望:智能体与机器人时代来临,AI布局引领新变革
未来五年,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累计投资预计将超过4万亿美元,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技术投入。这些专业智能体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软件、医疗、金融等几乎所有行业的深入应用。 2…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