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智慧城市建设的主题活动在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西岑社区的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举行。作为华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基地,该中心承担着终端芯片、无线网络、物联网等前沿领域的研发任务,吸引了20余位市民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活动由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主办,通过实地探访与研讨交流,展现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探讨“硬核技术”如何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于2024年7月正式命名,总投资超百亿元,10月14日投入运营。园区以“科技与自然共生”为核心理念,将江南园林的雅致与北欧建筑的简约融为一体,七大特色园区通过练秋湖与河流串联,搭配小火车、高架桥等设施,形成兼具功能性与美学价值的“未来之城”。总建筑面积约227万平方米,涵盖科研大楼、实验室、会议中心等104栋单体建筑,未来可容纳3万余名研发人员,成为全球科创的重要载体。
活动当天,参与者实地参观了这一“科技绿洲”。漫步园区,大家不仅被“一步一景”的建筑美学所吸引,更对华为“以人为本”的研发环境印象深刻。一位专程从广州飞来的市民表示:“这里打破了传统实验室的冰冷印象,整个园区像座大花园,让人感受到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随后的研讨会上,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主题,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三名青年代表率先分享了对智慧城市的畅想:“智慧城市要以人为本,交通便捷,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行业专家则从多维度探讨未来图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程艳青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需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包括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甚至自然万物,这应是设计的核心。”
苏州高新区妇联副主席戴兰分享了区域数字化治理经验:“通过智慧化手段破解城市难题,提升宜居性、包容性与安全性,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框架。”著名财经作家吴晨则强调平衡的重要性:“智慧城市需兼顾速度与效率,让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因为创意往往源于生活。”出芒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CEO雷迦进一步指出:“科技应朝人文关怀方向发展,关注个体幸福感。”上海季火文化总经理魏秋子也认为,线上交流无法替代线下互动,科技发展将让人们更向往自然本真的生活。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引领性工程。近年来,上海通过多措并举,激发世界级研发中心对区域能级的提升作用,打造链接全球创新要素的产业高地。2024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同比增长7.8%,智能算力集群、语料供给体系等“四位一体”布局初见成效。以华为为代表的领军企业,其研发中心的溢出效应显著,带动了周边科技创新生态的完善。
活动主办方表示,2025年世界城市日将以“创新发展,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为主题,推出一系列国际化、青年友好的社会活动,通过论坛、展览、公益等形式,提升公众对智慧城市与可持续未来的参与度,推动社会各界共同探索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