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期间,当大多数人享受闲暇时光时,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技术团队仍在为机器人性能的优化而忙碌。技术负责人刘工在休假间隙,依然反复思考着如何改进人形机器人的内部走线设计、提升自主决策能力以及优化运动控制算法等问题。
在不久前落幕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优宝特公司研发的"行者泰山"机器人表现亮眼:100米表演赛中力压群雄夺得冠军,4X100米接力赛也收获季军。面对这份成绩单,刘工坦言:"这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我们必须加快产品迭代速度。"目前,工程师们正通过大量测试数据,持续优化机器人的动作协调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十二年稳居全球首位。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出新的职业形态——机器人训练师正成为行业最抢手的人才。在优宝特公司的实验室里,工程师们通过成千上万次动作测试,让机器人完成行走、奔跑、转弯等复杂动作,每次微小的性能提升都凝聚着算法团队的智慧结晶。
"从只能跨越10厘米台阶到征服25厘米障碍,这背后是视觉算法团队数月的攻坚。"刘工举例说明技术突破的艰辛。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内,视觉与算法负责人马文凯带领团队,正在为智慧物流中心的机器人进行"特训"。
在兰剑智能打造的立体仓储空间里,上千台智能穿梭车在蜂巢式货架间高速运行,搬运机器人精准托举着数吨重的物料,料箱机器人灵活穿梭于不同维度的工作面。"通过持续训练,新一代装卸机器人已能精准识别随意摆放的货箱,即使存在凹陷或遮挡也能准确抓取。"马文凯介绍道,这相当于为机器人装上了更敏锐的"眼睛"和更精准的"双手"。
这种技术突破并非个例。在济南,除了优宝特、兰剑智能等龙头企业持续创新,还有众多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这些"隐形冠军"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在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赛道形成独特优势。
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求职人数增幅达32%。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宋锐教授指出:"行业不仅需要顶尖研发人才,更需要大量系统设计、调试安装和运维保障的专业人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相关人才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