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变革,低价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发行业热议。经济学家洪灏近日公开指出,中国电动车市场品牌数量已突破数百家,部分车型售价甚至低至数万元区间,这种定价策略在商业逻辑上难以持续盈利。
据业内人士透露,某些新能源车企的单车利润已压缩至百元级别,这种极端情况在传统汽车行业几乎难以想象。洪灏以日常消费类比称,近期出现的九毛九一杯奶茶现象同样违背商业常识,反映出当前市场供给端正经历深度调整。他特别强调,本轮产业调整的复杂性远超2016年之前的周期,企业面临更严峻的生存考验。
市场数据印证了行业变革的剧烈程度。截至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5.3%,创下单月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型销量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这个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
对于未来市场格局,行业分析机构给出明确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攀升至70%-80%区间。在细分市场方面,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动车型与燃油车的销量比例预计将调整为4:4:2,形成新的市场平衡。这种结构变化不仅反映技术迭代趋势,更预示着汽车产业生态的全面重构。
在这场变革中,企业战略调整成为关键。部分车企通过规模效应压缩成本,另一些则转向高端市场寻求差异化竞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当前价格战本质上是行业洗牌的前奏,最终存活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成本控制能力和技术创新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