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当游客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美食时,一个名为“高德扫街榜”的新兴榜单悄然成为旅行者的“美食导航”。上线仅一天,用户规模便突破4000万,这份基于真实用户行为生成的榜单,不仅让游客告别了“网红店踩雷”的尴尬,更让本地人私藏的“烟火小店”走进了大众视野。
与传统榜单依赖主观评价不同,高德扫街榜通过分析用户的导航到店行为、停留时长等客观数据,动态生成“状元榜”和“扫街榜”。前者每年更新一次,涵盖餐厅、景点和酒店,主打“经典之选”;后者每日更新,以餐厅为主,细分“烟火小店”“轮胎磨损榜”“多次前往”等类别,精准捕捉味蕾的潮流变化。例如,国庆前夕发布的《全国TOP100餐厅》指南,让游客提前锁定心仪目标,而本地人则惊喜地发现,自己常去的“苍蝇馆子”竟登上了榜单。
“以前带朋友吃饭,总被吐槽‘怎么尽找网红店’,现在直接打开扫街榜,连解释都省了。”一位北京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道。数据显示,国庆期间,烟火小店的流量增长300%,餐饮行业订单量提升150%,为线下服务业带来数千万客流。更有趣的是,这份榜单还催生了“美食版沙盘游戏”——游客们像探索宝藏一样,根据榜单线索挖掘隐藏小店,体验“刘姥姥进大观园”般的惊喜。
高德的野心不止于美食。从旅游特种兵的“错峰神器”到P人的“城市宝藏路线”,从无障碍导航到垂钓地图,这个平台正逐渐演变为“生活服务生态”。例如,旅游特种兵可通过“未来用时”功能避开拥堵,用“地铁公交实时到站预测”精准踩点;而带娃或坐轮椅的用户,则能依赖覆盖69座城市的无障碍导航规划路线。截至目前,无障碍导航累计提供超2亿次路线规划,卫星求救功能更成功解救100多人。
这种“真实在场性”的回归,恰是对抗流量造假的利器。互联网时代,美食评价常被数据裹挟,5分网红店未必靠谱,3.5分冷门店却可能藏有惊喜。而高德扫街榜通过用户行动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避免了刷分注水的问题。社会学专家项飙提出的“附近的消失”现象,在此得到某种程度的逆转——当游客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导航记录体验,线下消费的“附近”正通过线上平台重新连接。
数据显示,10月1日高德单日活跃用户突破3亿,全天活跃用户达3.6亿,均创历史新高。而扫街榜上线23天,累计使用人次超4亿。这份成绩单背后,是用户对“真实”的渴望:无论是寻找一碗地道的牛肉面,还是规划一次无障碍出行,高德正以技术为纽带,重塑人与城市、人与商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