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近日现身意大利都灵,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当地举办的Tech Week科技峰会。在主题演讲环节,这位蓝色起源公司创始人围绕太空探索与人工智能发展两大议题展开深度阐述,其关于人类太空移民的大胆预测引发与会者热议。
面对现场观众关于太空居住可能性的提问,贝索斯明确表示:"未来三十年内,将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类在近地轨道空间站长期生活。"他强调这种迁徙并非技术倒逼,而是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探索本能。这位商业巨擘描绘的太空蓝图中,AI数据中心将作为"太空大脑"漂浮于轨道,通过智能算法管理能源系统,而机器人则承担起所有高危重体力劳动,为人类构建零压力的太空生活环境。
作为蓝色起源的掌舵者,贝索斯在峰会期间披露了公司最新研发进展。这家创立于2000年的航天企业,历经二十余年技术沉淀,已实现从亚轨道旅游到轨道运输的技术跨越。其新世代飞船于2021年完成首次载人飞行,成功将四名乘客送至卡门线(地球大气层与外太空分界线)以上。目前研发团队正集中攻关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目标将单次发射成本压缩至现有水平的三分之一。
谈及当下席卷全球的AI革命,贝索斯将其定义为"技术驱动的良性循环"。他分析指出,与历史上的金融泡沫不同,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潮具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当行业格局最终明朗时,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几家巨头企业,更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质变。"这位科技先驱以自动驾驶、精准医疗等领域的突破为例,强调技术溢出效应正在重塑人类文明进程。
针对贝索斯的太空移民构想,科技媒体TechChurch援引埃隆·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进行对比分析。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曾公开表示,要在2050年前建立可容纳百万人口的火星基地。两家商业航天巨头虽在时间表和技术路径上存在差异,但其共同点在于都将太空开发视为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有评论认为,这种看似"乌托邦"的设想,实则反映了顶级企业家对技术演进规律的深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