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群联电子CEO: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发展下,NAND闪存或迎十年供应紧张期

时间:2025-10-05 09:07:53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群联电子首席执行官潘健成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全球NAND闪存市场将在2026年前后迎来持续十年的供应紧缩期。这一预测较此前市场分析师的预期更为严峻,其核心逻辑在于数据中心存储架构的颠覆性变革将引发长期需求激增。

据潘健成分析,当前存储行业正经历历史性转折。2020年数据中心固态硬盘(SSD)与机械硬盘(HDD)的装机比例尚不足10%,而今已跃升至20%。随着人工智能训练模型进入成熟应用阶段,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本支出重心正从GPU训练集群转向推理所需的存储基础设施。"当云厂商耗资数十亿美元构建AI训练平台后,必然需要通过大规模推理服务实现成本回收,而推理过程产生的海量数据必须依赖存储系统支撑。"

产业投资格局的转变加剧了供应紧张。闪存制造商自2019年起持续缩减资本开支,2023年美光、SK海力士等巨头更将大量资金转向高利润率的高带宽内存(HBM)领域。这种结构性调整导致NAND产能增长停滞,而需求端却因AI推理、5G物联网等新兴场景呈现指数级增长。潘健成特别强调:"数据中心的核心功能始终是数据存储,当SSD占比从20%向80%跨越时,新增容量需求将远超行业预期。"

历史经验显示,闪存市场存在明显的投资悖论。每当制造商扩大产能,价格便因供过于求而暴跌,导致行业长期处于"增产即亏损"的恶性循环。这种特殊的市场机制使得2016年以来的三轮扩产潮均以价格崩盘收场,直接导致近五年行业资本支出持续低迷。即便当前存储价格有所回升,厂商仍对大规模扩产保持谨慎。

技术迭代与架构转型构成双重驱动。随着3D NAND层数突破300层,单位存储成本持续下降,但AI推理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量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云服务提供商为提升推理效率,不得不将热数据存储从HDD全面迁移至SSD,这种架构转型带来的容量需求远超单纯的价格因素影响。潘健成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SSD占比将突破80%,对应的新增存储容量将相当于过去二十年总和。

市场格局的变化正在重塑产业生态。传统存储巨头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应对HBM等新兴产品的资本争夺,又要满足AI时代暴增的闪存需求。这种矛盾在2026年前后将达到临界点,届时现有产能将无法满足数据中心升级需求,而新建晶圆厂从开工到量产需要三年周期,供需失衡可能持续至2035年。

更多热门内容
Thinker发布:降低大模型微调门槛,Thinking Machines Lab欲重建早期OpenAI
有微软研究员检查了Tinker的代码库,发现了更多细节:AI基础设施公司Anyscale的CEO Robert Nishihara等beta测试者表示,尽管市面上有其他微调工具,但Tinker在“抽象化和可…

2025-10-05

安徽90后博士领衔,优艾智合冲刺港股IPO,成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领跑者
八年时间里,优艾智合逐渐成长为全球收入最高的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 具体来讲,优艾智合的业务是为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及其他制造、公用事业等众多行业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高泛化…

2025-10-05

2025年职场“硬通货”:人工智能技能为何成为抗过时能力新标杆?
本文将从技术本质、应用场景及学习路径等维度,探讨为何人工智能技能具备长期价值,并为学习者提供可操作的参考框架。建议通过系统化课程建立知识框架,例如参加CAIE注册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的初级课程,掌握技术演进脉络…

2025-10-04

CS Rankings新榜发布:清华首夺魁首,四所中国高校齐聚全球前五展实力
上海交通大学则在AI领域展现统治力,不仅稳居全球AI学科排名榜首,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细分赛道均跻身世界前十,其科研成果紧密衔接产业需求,实现了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统一。 随着中国高校在计算机理论、系统…

202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