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哈勃望远镜观测星系时,小行星“乱入”绘就独特四线轨迹

时间:2025-10-05 21:07:56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哈勃空间望远镜近期捕捉到一幅震撼的宇宙图景——位于天蝎座、距离地球约1.02亿光年的螺旋星系NGC 6000。这座星系以金色核心与湛蓝色旋臂的鲜明对比,成为展现恒星演化差异的天然实验室。

星系中心区域被老年恒星占据,这些体积较小、温度较低的天体散发着暖黄色光芒,与外围旋臂中新生恒星的炽烈蓝光形成强烈反差。科学家指出,旋臂内密集分布着大质量年轻恒星,它们因高温而呈现蓝色,其释放的强烈辐射标志着恒星形成的活跃区域。相比之下,中心区域的小质量恒星因温度较低,呈现出偏红色调。

此次观测属于哈勃望远镜针对超新星遗迹星系的专项计划。数据显示,NGC 6000在2007年(SN 2007ch)和2010年(SN 2010as)先后经历两次超新星爆发。尽管爆炸已过去多年,哈勃的高灵敏度仪器仍捕捉到残留的微弱光芒。通过分析这些余辉,天文学家得以推算爆炸恒星的原始质量,并探究其生前是否存在伴星。

在星系盘右侧边缘,四条黄蓝色相间的细长轨迹引发关注。经证实,这并非星系本身结构,而是一颗太阳系小行星意外闯入观测视野的产物。由于图像由多次曝光合成,小行星在曝光间隔中的移动形成了四条轨迹。不同滤镜的使用使每次曝光分别捕捉红光与蓝光波段,最终在合成图像中呈现出黄蓝交替的视觉效果。这种分色观测技术不仅为研究恒星颜色分布提供关键数据,也让小行星轨迹在星系背景中格外醒目。

天文学家强调,NGC 6000的观测成果为理解恒星生命周期提供了珍贵样本。从中心区域老年恒星的稳定发光,到旋臂中新生恒星的剧烈辐射,再到超新星爆炸的短暂爆发,这座星系完整展现了恒星从诞生到消亡的完整图景。

更多热门内容
火星制造革命:从核能到3D打印,用原位资源筑起人类第二故乡的基石
在 10kPa 的模拟火星气压环境中,该系统的 CO₂转化率已达到 60%,单位能耗低于 4kWh/m³ O₂,不仅能生产燃料,还能为基地补充关键的氧气资源。但更关键的是水循环利用,基地会建立闭环系统,将洗漱…

202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