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蛟龙”号北极深潜探秘:创新模式助力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

时间:2025-10-05 23:31:48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近日在北极海域成功完成十余次载人深潜任务,首次系统开展北极深海生物多样性调查,获取了高完整度的深海生物样本,并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种原位识别,为极地海洋科学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科考作为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的核心环节,依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与“深海一号”支持船,构建了“两船一潜器”密集冰区作业模式与“一船两潜器”少冰区协同机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介绍,通过载人潜水器与无人遥控潜水器(ROV)的联动作业,团队突破了极地深海探测的技术瓶颈,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极端环境下的深海进入与探测能力。

在为期数周的深潜作业中,“蛟龙”号从北冰洋海底采集了包括岩石、沉积物及海水在内的多类样本,重点获取了海蛇尾、海葵、海鞘等生物标本。助理研究员李梦娜指出,这些高完整度的样本不仅丰富了国家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的物种库,更为后续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关键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北冰洋深海生物呈现独特的分布特征:底栖生物密度较高但个体偏小,物种多样性显著,且不同地质环境下的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

参与下潜的潜航员团队观察到,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相比,北冰洋调查海域的底栖生态具有鲜明特色。影像资料显示,海蛇尾、海百合、海星等生物广泛分布,而深海海山常见的珊瑚和海参类群则未被记录。潜航员傅文韬分析,这种差异可能与北冰洋特殊的水文条件及底质类型密切相关,进一步印证了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的独特性。

本次科考的最大创新在于首次实践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深海生物原位检测技术。深海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德威解释,通过搭载高清摄像设备的“蛟龙”号与无人潜水器协同作业,结合岸基环境DNA分子验证,实现了对底栖生物的智能化识别与高效分类。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采样后实验室鉴定的局限,大幅提升了物种调查的精度与效率。无人潜水器拍摄的作业视频显示,“蛟龙”号取样过程与周边生物群落被完整记录,为生态研究提供了直观的动态数据。

高清影像资料的AI分析还揭示了调查海域的空间异质性。初步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的底栖生物密度与种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为理解北极深海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了新视角。许学伟强调,此次科考获取的多元数据将深化人类对极地海洋生物地理格局与适应机制的认识,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热门内容
杰夫·贝佐斯:太空数据中心或成未来趋势,性能有望超越地球设施
“这些大型AI训练集群最好建在太空中,因为那里可以全天候利用太阳能,没有云、雨或其他天气干扰,”贝佐斯在与法拉利及Stellantis董事长约翰·埃尔坎的公开对话中表示,“我们将在未来几十年内不断降低太空数…

2025-10-05

越南AI初创正当时:借势技术人才与成本优势,掘金东南亚创新蓝海
Antler发布的此报告指出,越南凭借技术人才优势、成本竞争力及区域贸易枢纽地位,正成为东南亚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的战略高地,尤其在生成式AI(GenAI)领域潜力显著,为创业者提供借势发展的高杠杆机遇。…

2025-10-05

2025年跨领域发展:选对AI应用层技能,借认证开启转型新征程
无论是希望从传统行业转型到科技领域,还是想在现有岗位上借助 AI 提升工作效率,选择适合自己的 AI 应用技能,并通过认证体系系统提升能力,都将是助力跨领域发展的有效方式。对于想要跨领域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人士…

2025-10-05

00后女学霸洪乐潼:24岁创办Axiom,首轮融资4.6亿引领AI数学新赛道
“Carina Hong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她不仅拥有非凡的学术成就,更具备最优秀的创业者所具备的那种热情与专注力,她将远见卓识的领导力与坚定不移的执行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毕业前后,洪乐潼先是拿下Sch…

2025-10-05

从工具到伙伴:解锁豆包AI进阶玩法,开启创意与效率双提升之旅
开始之前,我们先从个性化设置入手,这是开启创意玩法的第一步。通过赋予角色,AI生成的内容将不再是干瘪的模板语言,而是更贴合具体场景与沟通需求的文本。通过这些进阶玩法,你将发现,它不仅能完成指定任务,更能在创…

2025-10-05

全球芯片巨头上调存储报价,AI热潮下国产芯片迎国产替代黄金机遇期
以往,HBM、DDR5等高端存储产品市场长期被少数巨头垄断,如今这些巨头将产能向高端领域倾斜,给了其他企业突破的机会。 一位混迹财经圈20年的资深人士表示,这波超级周期并非短暂现象,而是AI时代真正到来的重要…

2025-10-05

假期过半,市场3大动态:机器人领域变动、AI基建进展与股市展望
事实上,我们国家的脚步也不慢,阿里、某音等头部企业,也在持续加码AI领域。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浪潮,是互联网,也就是26年前,那个时候我们市场和资本还不成熟,现在各项设施都完备多了,不知道竞争的结果会如何。 …

202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