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固态电池量产尚需时日,燃油车退出非一朝一夕,购车该如何抉择?

时间:2025-10-06 19:29:42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当Deepseek对固态电池技术作出分析时,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老生常谈”。近年来,每逢电池领域出现技术突破,市场上总会涌现“燃油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声音。但此次AI的评估显得更为理性,它指出,理想化的技术愿景与现实落地之间,往往存在巨大落差。

固态电池的确具备颠覆性潜力——理论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单次充电续航突破1000公里,补能时间缩短至数分钟。然而,这些数据目前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丰田、宁德时代等企业虽在推进相关研究,但尚未突破量产瓶颈。即便是行业内最激进的QuantumScape,也仅承诺2025年实现小批量试产,且初期产能可能仅覆盖数百至数千套,主要面向高端车型的测试需求。

成本问题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当前传统锂电池成本已降至每千瓦时100美元左右,而固态电池的核心材料——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价格高昂,短期内大幅降价的可能性极低。这意味着,即便技术成熟,其市场价格也难以与现有电池体系竞争。

燃油车的存续并非单纯由技术决定。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承载着文化与情感价值。有网友类比:“普通人骑电动车通勤足够,但仍有人愿意花费数万元购买摩托车。”这一比喻揭示了消费行为的复杂性。全球现存燃油车超过10亿辆,使用寿命普遍在10至15年之间。即使立即停产燃油车,存量车辆的淘汰仍需数十年时间。加油站网络、维修体系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无法一蹴而就。例如,在新疆等偏远地区,充电桩覆盖率仍显不足,燃油车在能源补给便利性上仍具优势。

从产业节奏看,固态电池的普及将经历渐进式过程。2025至2027年,半固态电池可能率先应用于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例如蔚来ET7搭载的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已作为过渡方案投入使用。到2030年前后,随着工艺成熟与成本下降,固态电池或逐步进入主流市场,但更可能形成与高性能液态电池、混动系统并存的格局。燃油车的全面退场,预计需等到2035年之后。届时,家用燃油车可能率先被淘汰,而高端、运动化车型则可能像机械手表一样,成为小众爱好者的选择。

技术迭代的速度虽在加快,但产业变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固态电池无疑将推动汽车电动化进程,但指望其在短期内“终结”燃油车,显然过于乐观。对于消费者而言,若追求性价比与实用性,现有锂电池车型已足够成熟;若持观望态度,等待技术进一步成熟也无妨,但不必期待固态电池能立即带来颠覆性改变。

更多热门内容
从NASA到全球之巅:骆薇薇携英诺赛科以氮化镓领跑AI芯片新赛道
2014年,美国纳微半导体成为全球首个推出氮化镓功率芯片的公司,全球氮化镓材料芯片的研发与应用加速,一直关心着中国芯片发展的骆薇薇认为,这是中国实现芯片赶超的机会,于是决定回国创业。 骆薇薇曾用三个“难”字…

2025-10-06

马斯克发布Optimus“练功夫”视频,强调其动作由AI自主决策完成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6日消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段视频:人形机器人Optimus与人类工作人员“过招”练功夫,动作包括推掌、格挡、转身反击等连贯招式,甚至能实时识别对方出…

202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