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九天的2025国际音像艺术作品博览会(简称音博会)在北京艺术中心圆满落幕。这场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文化盛会,吸引了5.5万名观众到场体验,其中10月2日单日客流突破1.1万人次。
作为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之一,北京艺术中心依托毗邻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和大运河的地理优势,将1.5万平方米的室内外空间打造成集展览、交流、科技体验与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域。本届音博会特别设置了音像展区、音像科技区、图书文创区及首次增设的发烧音响区,涵盖特展、试听、交流等全链条体验,展陈规模与科技含量均创历史新高。
环球、索尼、华纳等国际品牌与中国唱片、太平洋影音等本土老字号同台竞技,邓丽君再版黑胶、年度发烧唱片等近6000件音像珍品引发集体回忆。声像π唱片墙、歌词台阶等创意展陈成为网红打卡点,其中科大讯飞AIGC声波墙通过视听味觉的多维串联,让观众惊叹"艺术竟可品味"。发烧音响区搭载的全景声智慧系统与丹拿专业音响打造的沉浸空间,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极致听觉享受。
科技赋能成为本届展会最大亮点。丹拿沉浸声座舱通过360度环绕声场技术,将体验者置于"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心位置,有观众评价:"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仿佛被音乐包裹"。MR、VR等前沿技术的集中展示,使传统音像艺术焕发数字时代新魅力。
艺术展演板块同样精彩纷呈。3场艺术电影、5大主题展览、12场大师讲座与31场小舞台演出构成密集艺术矩阵。著名作曲家舒楠分享创作灵感时强调"艺术源自孤独中的自然流淌",王凯、米晨晨的即兴演唱与大剧院原创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形成跨时空呼应。中央音乐学院等五所高校联合呈现的民族乐器展演,通过服装走秀与少数民族民歌展示,彰显中国艺术的当代创新力。
户外区域化身文化乐园,北艺草坪的露营区配备完整休闲设施,爵士乐演出与魔术巡游、泡泡秀等互动项目吸引众多家庭参与。文创市集串联图书、黑胶与美食摊位,咖啡香与黑胶唱片造型甜点构成独特秋日记忆。绘画工坊、月饼制作等体验活动,配合"声息万变——从机械波到云端的声音之旅"特展,以珍贵展品梳理声音传播史,兼具趣味性与科普价值。
服务保障体系展现人文关怀。261趟接驳车运送2437人次,阴雨天免费发放的3000件雨衣解游客燃眉之急。机器人"小艺"完成8386次互动咨询,上千名大学生志愿者累计服务万余小时。持大运河博物馆票根可免费乘坐专线接驳车、消费记录兑换展演票等惠民措施,使2866位观众享受文化福利。
据闭幕日回收的1453份有效问卷显示,观众整体满意度达96%。郑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丈夫沉浸黑胶世界,我流连书摊,孩子热衷户外活动,全家需求都得到满足。"这种"各得其所"的体验成为普遍反馈,市民普遍认为展会"集艺术性与娱乐性于一体,幸福感强烈"。这场音像艺术嘉年华,不仅推动着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更以多元形态诠释着艺术与生活的美好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