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难容二虎”,当人们谈论全球最强法务团队时,总少不了提及迪士尼与任天堂。前者凭借游说能力闻名,后者则因诉讼战绩被冠以“东半球最强法务部”的称号。这两家公司的法务故事,堪称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
任天堂的崛起始于1889年,最初只是一家生产花札纸牌的小作坊。1949年,22岁的山内溥接任社长后,决定带领公司转型。1958年,他在考察美国市场后,将公司名称从“任天堂骨牌”改为“任天堂株式会社”,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转型初期的成功来得很快——1960年代推出的玩具“超级怪手”一年销量达140万个,为公司带来千万美元利润。
真正让任天堂法务部声名鹊起的是1983年与环球影业的官司。当时,环球影业以《大金刚》游戏侵犯其《金刚》电影版权为由,要求任天堂停止销售并赔偿损失。然而,任天堂律师团队发现环球从未取得金刚的独家版权,甚至在1975年的一场官司中,环球作为被告被指控未经授权使用该IP。最终,法院认定金刚已进入公共版权领域,环球的诉讼被驳回,反而被判赔偿任天堂180万美元。这场胜利不仅证明了任天堂法务的实力,更让公司意识到诉讼的商业价值。
任天堂法务部的“狠”在业界闻名。2016年,阿根廷粉丝米尔顿·瓜斯蒂耗时十年重制了经典游戏《银河战士II》,并免费发布。尽管作品广受好评且未涉及商业行为,任天堂仍迅速发出律师函要求下架。一年后,公司推出官方重制版,引发玩家对“利用粉丝热情牟利”的争议。这种对IP的严格保护,甚至延伸到微小侵权行为,任天堂因此被戏称为“法务忍者”。
面对跨国黑客组织,任天堂展现了其“兄弟多”的优势。2020年,破解游戏芯片的Team-Xecuter团队被美国司法部起诉,三名核心成员中两人迅速落网。加拿大籍的加里·鲍泽被判40个月刑期,并需赔偿1450万美元。尽管他出狱后仅偿还200美元,但余生收入将被划扣30%用于还债。这场跨国行动背后,任天堂的人脉网络发挥了关键作用。
任天堂的法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85年,公司因“电视游戏装置”专利侵权败诉米罗华,支付高额专利费。2011年后,飞利浦以“虚拟身体控制设备”专利在多国起诉任天堂,最终迫使对方签订交叉许可协议。这些失败让任天堂深刻认识到专利布局的重要性——不仅要拥有专利,还需确保描述足够宽泛以覆盖更多技术场景。
有趣的是,这两家法务巨头从未正面交锋。1959年,任天堂与迪士尼达成合作,在日本推出印有米老鼠图案的纸牌。此后数十年,双方在IP领域保持默契,核心业务差异(动画与游戏)和法务团队的谨慎,使得法律冲突成为小概率事件。毕竟,对顶级法务部而言,避免官司往往比赢得官司更重要。
从被环球起诉到成为“专利流氓”,任天堂的转型堪称戏剧性。2019年,公司在《火焰纹章:风花雪月》中通过不同角色视角探讨革命与侵略的辩证关系,这一设定恰似其法务策略的写照——从版权捍卫者到严格管控者,任天堂在保护创新与扼杀热情之间走钢丝。当玩家为律师函叹息时,或许该思考:没有铁腕保护,创意产业能否在盗版横行的环境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