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秋节献礼!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六号样品揭示月球背面月幔“低温”之谜

时间:2025-10-07 10:12:48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国家航天局与国家原子能机构近日联合宣布,基于嫦娥六号任务带回的月球背面样品,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月幔温度低于正面的现象。这一发现为理解月球演化过程中的“二分性”特征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

研究团队由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大学及山东大学联合组成,通过对嫦娥六号采集的玄武岩样品进行多维度分析,发现其结晶温度约为1100℃,较月球正面同类样品低约100℃。进一步通过全岩成分重建原始岩浆化学组成,计算得出月球背面月幔潜能温度约1400℃,低于正面的1500℃。为验证这一结论,团队还结合月球遥感数据,对正背面月海玄武岩区域展开大范围分析,结果显示背面月幔温度较正面低约70℃,与样品分析结果高度吻合。

月幔作为月球内部最大的组成部分,其特征直接关联月球的演化历史。科学家指出,月球古老的火山活动由月幔物质上涌驱动,而月幔的温度差异可能解释了正背面地形与地质结构的显著不同。例如,月球正面月海面积占表面积的30%以上,而背面仅约1%-2%;正面地形相对平坦,背面则布满沟壑与悬崖。放射性元素在正面的富集与背面的亏损,进一步凸显了月球的“二分性”现象。

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采用“单斜辉石单矿物温压计”“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计”及“斜长石-熔体平衡温度计”三种独立方法,对样品中典型矿物的成分进行精确测算,并结合岩石学模型模拟玄武岩结晶过程。多种技术手段的一致性结果,为月球背面月幔“更冷”的结论提供了坚实支撑。团队表示,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对月球内部热状态的认识,也为探索月球形成与演化机制开辟了新方向。

更多热门内容
国庆假期永暑礁绿海龟破壳!科研团队首度全程记录生命奇迹
8月10日,通过联合巡查确认海龟再次上岸产卵后,团队布设警示标识、加强区域管控以降低人为干扰,在蛋巢位置设置指示牌,并清理海滩塑料垃圾与障碍物,为这些“绿海龟宝宝”的孵化和入海,提前筑牢了安全洁净的“生命通道…

2025-10-07

OpenAI开发者日:ChatGPT内置第三方应用 8亿用户市场开启应用新生态
作为背景,OpenAI在周一的开发者日上宣布ChatGPT开始内置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者即日开始可以使用新版Apps SDK来构建这些应用。周一发布的更新直接整合进ChatGPT的回复中,将为开发者带来应用…

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