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正是闯的年纪。”在近期一场公开演讲中,企业家雷军抛出的这句话,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质疑这是成功者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认为普通打工人50岁时早已力不从心,只盼着退休;但也有不少人深表认同,直言这个年龄非但“躺不平”,反而正是人生新阶段的起点。
对多数普通工薪族而言,50岁退休更像是一种“理想状态”。以一位普通父亲为例,他的大儿子刚大学毕业,工作尚未稳定;小儿子还在读高中,未来四年大学学费、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与此同时,家中老人年事渐高,医疗开销逐渐增加,自己和配偶的养老储备也远未充足。更别提孩子未来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每一项都离不开经济支撑。这种情况下,“闯”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只有继续奋斗,才能撑起整个家庭的未来。
不过,换个角度看,50岁也并非全是压力。对于那些不甘于平凡、喜欢“折腾”的人来说,这个年龄恰恰是创业的黄金期。经过二十多年的职场打拼,他们大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对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脉资源也更加精准可靠。虽然体力可能不如年轻人,但阅历带来的判断力和规划能力,往往能让创业之路走得更稳。正如一位创业者所说:“50岁再出发,不追求一夜暴富,先把事情做起来,再慢慢优化。”
50岁的“闯”,还体现在时间分配的自由上。这个阶段,孩子大多已进入初中或高中,能够独立生活,甚至能帮父母分担家务。辅导作业、接送上下学等琐事逐渐减少,父母终于有了更多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或事业。一位50岁的职场人坦言:“以前总觉得时间被家庭和工作挤得满满当当,现在孩子大了,反而能静下心来学点新东西,或者尝试点小生意。”
现实中,50岁“闯”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的企业家们在这个年龄依然带领团队冲锋;普通工薪族为了家庭继续拼搏;就连一位62岁的养羊人,今年卖光羊群后,也转身去工厂当保安,只为多挣点钱补贴子女。这些故事都在说明:50岁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新阶段的起点。
有人问:“50岁还闯,不累吗?”答案因人而异。对于积蓄丰厚的人来说,“闯”可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避免退休后的空虚;对于经济压力较大的人来说,“闯”则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50岁的“闯”都带着一种从容——既有对过去的总结,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50岁,你会选择“闯”吗?或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年龄的人依然在行动,依然在为生活、为梦想努力。正如一位网友所说:“50岁怎么了?只要心还在跳,就还能闯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