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北冰洋科考“收官战”:生态海底着陆器回收历经波折终圆满

时间:2025-10-08 16:52:16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期间,生态海底着陆器(Lander)的布放与回收任务成为关键环节。当考察队在北极晴朗无雾的天气中展开最后一套Lander回收作业时,原本预计两小时完成的计划却演变为一场持续十余小时的“极限挑战”。

搭载多参数水质仪、海流计及高清摄像设备的Lander,肩负着监测北极海底温度、盐度、叶绿素浓度等12项环境参数的重任。这些数据对于研究海冰消融背景下底栖生物群落响应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7月6日从上海启程的“雪龙2”号科考船,在完成4套Lander布放后,于9月11日启动最后一套设备的回收工作。

上午9时,值班驾驶员祝鹏涛将科考船精准停泊在预定坐标点。负责回收的工程师任健启动声学释放装置,然而连续两小时的信号搜索均无果。这台价值超百万元的设备不仅承载着珍贵科研数据,更关联着整个科考项目的完整性。“当时甲板上的空气几乎凝固,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压力在蔓延。”参与作业的水手长付耀奎回忆道。

面对船时紧张与设备失联的双重压力,考察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生态系统调查队副队长郝锵透露,团队与国内专家通过卫星电话展开三轮远程会诊,最终决定采用“坐标扩展搜索法”——以原布放点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公里进行网格化排查。这个调整为后续突破带来了转机。

当晚20时,完成其他科考任务的“雪龙2”号重返作业区。此时北极已进入极夜,漆黑的海面给操作带来极大挑战。声学接收器入水仅12分钟,左舷方向突然传来激动人心的反馈:“发现目标!距离272米!”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释放器电池电压不稳,必须在电量耗尽前完成操作。

经过紧急研判,考察队决定等待黎明。这个选择意味着要承受设备沉没的风险,但能确保回收时的可视条件。次日凌晨2时,当第一缕晨光出现时,任健再次按下释放键。这次,橘红色浮球如期浮出水面,但新危机接踵而至——连接浮球与设备的缆绳突然断裂。

“就像钓鱼时鱼线断了,但鱼钩还挂在鱼嘴上。”参与救援的实验室主任沈悦形容当时的惊险。所幸抛钩成功钩住设备,经过18分钟紧张作业,Lander终于在3时50分被吊上甲板。这套重达380公斤的精密仪器,此时距离沉入200米深的海底仅剩最后一道保险。

这场持续18小时的回收行动,创造了北极科考史上设备失联后成功找回的纪录。完成最后作业的“雪龙2”号随即调整航向,于9月26日载着宝贵科研数据返回上海港。参与作业的驾驶员胡天赐感慨:“从绝望到狂喜,这种跌宕比任何电影都震撼。”

更多热门内容
VR大空间:穿越古今探宇宙 开启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近年来,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风靡文旅市场。VR大空间让千年历史“活”过来,开启可供随心探索的时空盛会,大空间还是一堂写给所有人的启蒙课,化抽象的知识为可触摸的真实体验。 游客体验“永不消逝的圆明园”大空…

2025-10-08

OpenAI DevDay新动向:ChatGPT迈向平台化,Agent开发或开启新生态
回到这次DevDay上,OpenAI发布了Apps SDK(在ChatGPT内构建应用的完整框架)、AgentKit(快速构建AI Agent的工具套件)、Codex正式版以及GPT-5系列和Sora2等模…

2025-10-08

华为海思光电:以高性能VCSEL推动AI智算网络星云光互联方案升级
海思光电凭借多年来在多模VCSEL领域的经验积累,从产品定义、架构设计、系统可靠性等层面打造StarMatrix星云光互联解决方案,将光芯片各项关键指标纳入光模块的顶层设计,通过高质量的外延生长和工艺管控技…

2025-10-08

从500元月薪前台到66亿财富:童文红用坚持书写阿里巴巴的传奇篇章
她进入阿里巴巴时,阿里巴巴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她也只是浙江大学毕业后,偶然进入公司做前台工作。所以,在许多员工离开时,马云单独找到童文红,直接给她做了一个承诺:“如果你能一直留在公司,等阿里巴巴上市时,我会给你…

2025-10-08

安徽合肥BEST项目迎关键突破,杜瓦底座就位,2030年或点亮核聚变之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雄一说:“杜瓦底座安装完成之后,就标志着大部件的安装就要开始了,随后相应的像磁体、真空室等重要的核心部件就要安装在杜瓦底座上,最终我们会把杜瓦底座封闭起来,形…

202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