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冷镦工艺突破:新坐标如何破解人形机器人丝杠成本与寿命难题?

时间:2025-10-09 04:29:34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关键技术突破。杭州一家企业通过冷镦工艺(冷精锻技术)将丝杠使用寿命提升至实用级别,同时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为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扫清重要障碍。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微型丝杠,腿部大尺寸丝杠的研发也进入关键阶段。

丝杠作为机器人核心传动部件,在腿部线性执行器和灵巧手两大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其中腿部系统多采用反向行星滚柱丝杠,灵巧手则依赖微型滚珠丝杠。传统加工方式存在显著缺陷:磨床制造的微型滚珠丝杠生产周期长达数十分钟,90%企业难以兼顾精度、余量和效率,导致产品寿命普遍不足20万次。按工厂每日12小时、每分钟10次抓放计算,这类丝杠最快1个月就需更换,严重制约机器人经济性。

反向行星滚柱丝杠面临更复杂挑战。其螺母驱动丝杠的特殊结构要求紧凑设计、微米级制造公差和超大载荷扭矩传输能力。球轴承磨损导致的精度衰减和动态响应滞后问题突出,加工效率低下更制约产量。目前行业主流的P5级精度(对应ISO C5级)要求300毫米行程误差控制在±0.01毫米内,但高精度带来的成本压力迫使部分企业转向旋转式方案或寻求替代技术。

突破性进展来自冷镦工艺的创新应用。9月24日,新坐标发布的微型行星滚柱丝杠实现三大技术跨越:精度达C3级、齿形一次成形精度IT4级、单根加工时间缩短至5分钟,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5-10倍。该公司同步推进腿部大丝杠研发,其滚压工艺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十月底推出0.5mm及7.5mm导程产品,静荷载能力覆盖500N至20000N范围,为冷锻技术路径提供有力验证。

这家总部位于杭州余杭区的精密制造企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冷锻技术创新。作为国内冷锻件制造龙头,其业务覆盖汽车变速器、电磁阀、电机轴等高附加值领域,2017年登陆上交所后加速技术转化。公司独创的多工位冷精锻技术通过分阶段挤压成型,在多个工位上逐步完成复杂形状加工,较传统分序工艺效率提升显著。

丝杠制造领域,冷镦工艺展现出独特优势。传统车削+精磨工艺虽能保证精度但效率低下,以车代磨方案虽提升效率却存在精度瓶颈。新坐标的冷精锻技术通过高压成型直接获得最终形状,既避免金属切削产生的废料(材料利用率达91%,远超行业65%平均水平),又消除高温加工导致的形变误差,实现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双重提升。这种绿色制造工艺正加速渗透汽车零部件领域,现已成为机器人微型丝杠降本的核心路径。

技术突破背后是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新坐标自主研发内螺纹滚压设备和热成型装置,引进国际先进多工位冷镦机,结合独创的"平板卷制"工艺,形成从设备到工艺的完整技术体系。其内螺纹加工可实现3-5分钟达成C3精度,设备成本控制在几十万元量级。在为三花智控供应的汽车热管理阀芯项目中,该工艺使原材料用量下降42%,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预计明年12月产能将达4万套/月。

业务版图扩展方面,公司正加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4月,其与浙江陀曼智能合资成立杭州九月八精密传动,持股77%,重点布局滚柱/滚珠丝杠生产。全球化布局同样取得进展,捷克和墨西哥制造基地相继投产,推动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7%跃升至2024年的43%,欧洲大众、通用等高端客户群持续扩大。这种"技术驱动+全球布局"的战略,使公司2020-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保持16%的稳健水平。

更多热门内容
​2025大会启幕:共探汽车具身智能,携手驶向产业新未来​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具身智能作为前沿领域,正深刻影响并重塑众多行业,汽车产业便是其中之一。汽车具身智能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将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生态发生革命性变革,从车辆设计制造、自动驾…

2025-10-09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路径全解析
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关键末端执行器,仿生人手结构设计,旨在模拟人手感知、操作与情感交互功能,相较传统夹爪泛化能力更强,占整机成本14%-18%,价值量高于下肢部件,核心由驱动、传动、感知三大系统构成:驱动系统…

2025-10-09

传感器:人形机器人迈向智能高阶的核心硬件与市场蓝图
力传感器中,六维力传感器价值量最高(单机6万元),技术壁垒集中于弹性体加工、贴片及标定检测,外资品牌(如美国ATI)主导国内市场,市占率22.4%,国产厂商(坤维科技、蓝点触控等)凭借成本优势加速替代,203…

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