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阿里进军机器人领域:通义千问领衔,全球科技巨头竞逐具身AI新赛道

时间:2025-10-09 16:33:31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正从虚拟算法转向实体智能,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宣布成立"机器人与具身AI专项组",正式开启AI技术从软件层面向硬件载体的战略转型。该消息由阿里巴巴通义千问首席架构师林俊旸通过社交平台披露,标志着这家电商巨头在具身智能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内部人士透露,新组建的专项组将聚焦多模态大模型与实体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林俊旸在技术阐释中强调:"当前基础模型已具备向智能体演化的条件,通过强化学习与工具记忆的结合,AI系统正在突破虚拟边界。"这种技术演进方向与阿里巴巴上月领投自变量机器人1.4亿美元融资的战略布局形成呼应,显示其在具身智能赛道的双线投入。

深圳初创企业自变量机器人成为阿里生态的重要拼图。这家成立不足两年的公司已完成八轮融资,累计吸金2.8亿美元。其最新发布的Wall-OSS开源模型与Quanta X2机器人引发行业关注——该设备不仅能360度旋转执行清洁任务,更通过压力感知机械手实现了类人操作精度。公司COO杨倩透露,目前产品已进入教育、养老等机构场景,但面向消费市场的定价仍待场景细化。

全球产业资本正加速涌入这个变革性领域。日本软银集团本周以54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打造"物理AI"战略支点。这项交易将使软银获得年营收23亿美元的工业机器人网络,孙正义直言要构建"人工超级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体"。与此同时,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股东大会上预言,自动驾驶将成为机器人技术的首个万亿级应用场景,该公司技术将驱动数十亿智能设备。

阿里巴巴的硬件突围并非孤立事件。在2025云栖大会上,管理层明确表示将追加AI基础设施投资,这与此前公布的3800亿元三年投入计划形成叠加效应。技术专家指出,从语音交互到实体操作的技术跨越,需要解决传感器融合、实时决策等全新挑战。自变量机器人承认,当前机器人AI的认知水平仍落后于语言模型领域。

市场研究机构Humanoid Guide数据显示,高端人形机器人成本已压缩至8万美元区间,但规模化应用仍面临工程难题。尽管如此,行业普遍预期生成式AI与实体设备的结合将在五年内重塑人机交互范式。随着阿里巴巴、软银、英伟达等巨头的深度布局,这场涉及硬件制造、算法优化和场景落地的综合竞赛,正在改写全球科技产业的竞争版图。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