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中小型蔬菜种植合作社,社长老秦最近遇到了烦心事。合作社购置的无线无人机检测仪刚用三天就被搁置,农户们面对专业设备无从下手。这座拥有5个多层大棚的合作社,农户大多靠传统经验种植,面对智能检测设备时显得手足无措。“三层大棚高度不同,无人机总连不上APP,二氧化碳参数调不准导致黄瓜叶片发黄。”老秦握着说明书在大棚里来回踱步,5个多层大棚的检测难题让他焦头烂额。
转机出现在翻开说明书的那一刻。首页醒目的“多层大棚专属流程”用彩色插图展示了三步操作法:首先在大棚入口开启无人机“无线配对模式”,长按机身按钮3秒待指示灯闪烁后打开手机蓝牙;接着扫描说明书上的场景二维码,APP自动加载三层检测参数(上层1.8米、中层1.2米、下层0.6米);最后点击“一键巡航”,无人机便会按预设高度自动飞行。老秦按图索骥操作,5分钟就完成了单层检测,APP实时显示的三层二氧化碳浓度(上层850ppm、中层900ppm、下层950ppm)让他眼前一亮。“以前对着通用说明书瞎调参数,现在按场景操作既省时又准确。”
当无人机出现信号中断故障时,说明书的“可视化故障排查”再次发挥作用。翻开“故障解决”章节,老秦按照插图指引分三步排查:先确认设备距离不超过50米,再检查大棚金属立柱是否遮挡信号,最后重启手机蓝牙。发现是金属立柱干扰后,调整飞行路线后果真恢复了信号稳定。“现在设备出问题自己就能解决,再也不用等厂家上门了。”老秦看着恢复工作的无人机感慨道。
说明书最让农户受益的是“种植适配建议”板块。根据不同作物需求标注的二氧化碳浓度范围(黄瓜800-1000ppm、番茄700-900ppm),配合“晴天上午检测后若浓度不足可开启碳肥机30分钟”的提示,让科学控碳有了具体抓手。老秦按建议调整后,原本发黄的黄瓜叶片逐渐转绿,产量提升了10%。如今合作社将说明书复印了10份分发到各个大棚,农户们照着图文指引就能熟练操作设备。“这份说明书真正读懂了我们的需求,再专业的设备配上贴心的指导,普通人也能用得明白。”老秦笑着将完成检测的无人机收回充电箱,三层大棚里此起彼伏的无人机巡航声,正奏响着智慧农业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