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类生活,从智能家居到交通出行,从医疗健康到网络安全,AI技术通过智能交互和助手功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体验。数据显示,全球已有约十分之一的人口使用过ChatGPT,国内豆包APP的月活跃用户规模更突破1.5亿,AI领域的用户增长速度远超互联网初期发展阶段。
依托成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AI技术从诞生之初便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如今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席卷各行各业。阿里、京东、抖音等头部企业纷纷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通过资金、人才和资源的集中布局,争夺电商行业新范式的主动权。
2023年起,头部企业开始在财报中高频提及AI战略,而今年年初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成为推动行业进入快车道的转折点。其开放且高效的技术框架显著降低了算力门槛和应用成本,不仅让企业看到AI的商业潜力,更点燃了国内企业实现技术弯道超车的信心。一场围绕AI的激烈竞争由此展开。
今年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AI与云基础设施建设,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最高投资纪录。9月,阿里CEO吴泳铭在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ASI宣言”,将通用人工智能(AGI)视为起点,并规划了通往超级人工智能(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从智能涌现到自主行动,再到自我迭代,最终实现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智能。他预测,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和公司都将拥有大量智能体和机器人,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人类与AI的协同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强大能力。
京东同样在AI领域展开全面布局。今年5月,京东推出“TGT顶尖青年技术天才项目”,面向全球招募技术人才,聚焦多模态大模型、机器学习、空间智能等80余个前沿课题。7月,京东在秋招中释放1.8万个核心岗位,与阿里、抖音等企业展开AI人才争夺战。9月,京东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资源,带动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创始人刘强东亲自推动AI战略落地,从用户端的京犀、他她它等AI产品,到零售、物流等场景的应用,AI正在重构京东的供应链体系。
随着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电商平台开始意识到,单纯依靠低价补贴和规模扩张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商家利润承压、流量成本高企、用户审美疲劳等问题日益凸显。今年双11期间,阿里、京东、抖音等平台将AI工具深度融入大促,推动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效率战和体验战。
阿里妈妈以AI为核心,将万相台无界版升级为“万相台AI无界”,优化货品全站推、内容营销和品牌广告的投放模式。例如,“货品全站推”通过AI技术自动挖掘高增长潜力商品,满足商家多元营销需求。京东则发布商家智能客服“京小智5.0”,能够准确理解消费者诉求,并从商品和店铺维度分析用户流失原因,实现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抖音的巨量引擎聚焦心智营销,通过AI技术实现用户画像精准圈选、AIGC内容生成和流量动态调配,助力品牌商家实现规模与心智的双重突破。
回顾电商发展历程,从简单的线上交易到覆盖物流、支付、营销的复杂生态系统,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新技术的驱动。如今,阿里、京东、抖音等巨头在AI领域的全面布局,正在改写电商行业的竞争规则。AI能力已从效率工具升级为驱动增长、重塑体验的核心引擎,谁在AI赛道上落后,谁就可能失去未来市场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