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银河系“独行侠”现身:7倍太阳质量黑洞“隐身术”失效,星光扭曲露真容

时间:2025-10-12 13:09:16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内发现了一颗极为罕见的“流浪黑洞”,其质量约为太阳的7倍,却未与任何恒星形成双星系统,而是独自在星际空间中高速穿行。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认知,表明银河系中可能存在大量未被探测到的孤立黑洞。

黑洞本身不发光,科学家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寻找它们:一是观测黑洞吞噬伴星时释放的X射线,二是通过双星系统中另一颗恒星的轨道异常推断黑洞的存在。然而,此次发现的黑洞既没有伴星,也未吞噬物质,其存在完全依赖于“引力透镜效应”——当黑洞经过背景恒星前方时,其强大的引力场会扭曲时空,使恒星的光线发生偏折,导致恒星的亮度出现短暂但可测量的变化。

研究团队耗时6年,持续监测了银河系内数百万颗恒星的亮度变化,最终捕捉到这一微弱的信号。这种“微引力透镜”现象与电影《星际穿越》中黑洞周围夸张的光弧不同,实际观测中仅表现为恒星亮度的轻微波动,但足以证明中间存在一个质量巨大却不发光的物体。

据推测,这颗黑洞的前身是一颗质量超过太阳20倍的巨星。在超新星爆发时,由于爆炸不对称,黑洞被“踢”出了原有的星系环境,开始在银河系中孤独流浪。其事件视界直径仅约几十公里,与一座小型城市相当,但质量却足以扭曲周围的时空结构。

科学家指出,这类孤立黑洞可能广泛存在于银河系中,数量或达上亿个。尽管它们不发光,但通过引力透镜效应仍可被探测。此次发现的黑洞距离地球较远,但研究人员推测,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孤立黑洞可能仅在几十光年之外。

这颗黑洞的移动速度极快,每秒可达40多公里,远超人类航天器的速度。令人意外的是,它在星际物质中穿行时并未大量吸积周围物质,这与其“宇宙吸尘器”的常见形象大相径庭。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与黑洞的高速运动有关——它可能尚未与密集的星际云相遇,因此保持了相对“干净”的周围环境。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曾预言,大质量物体会扭曲时空,导致光线偏折。1919年,科学家通过观测日食时恒星位置的偏移证实了这一理论。如今,这一原理被应用于探测不可见的黑洞,展现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天文学家幽默地表示,这颗黑洞或许会“抱怨”:“我都躲得这么隐蔽了,还是被你们发现了。”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银河系中可能还有更多类似的“隐形天体”等待被发现,它们如同宇宙中的哈哈镜,默默改变着周围光线的路径,却始终不发出任何声音。

更多热门内容
深圳低空寄递网络成果亮眼:无人机日运2万票,无人车日处理超7万票
累计在全市5个区,投放无人车115辆,快件日处理量超7万票。 除发力智慧寄递外,黄俊明在致辞中还提及,深圳持续提升行业互联互通水平,全市各类快递品牌27个,各层级快递服务网点超6000个,每平方公里网点达3.…

2025-10-12

防水服:为机器人穿上“防护铠甲”,保障高效运行与长久寿命
在机器人领域,防水服更多的是指一种可以防止水和湿气侵入机器人内部的防护装备。在许多情况下,如清洁、救援、农业等领域,机器人需要在湿润或雨水中工作。如果机器人频繁地在湿润环境中工作而没有得到适当的防护,那么它的…

2025-10-12

AR导航技术哪家强?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看企业实力比拼
在AR导航场景中,视+AR的空间定位技术支持多场景适配,从室外道路导航到室内复杂场馆(如商场、展馆)均能实现稳定定位,AR引擎则通过优化算法降低了终端设备性能门槛,相关技术已在文旅导览、工业检修等领域形成成熟…

2025-10-12

BIG洛杉矶首作罗伯特戴科学中心:旋转叠置设计,让科研过程“可见可感”
建筑以“让科学过程可见”为理念,设计的核心是一座通高中庭,使师生能够从不同楼层清晰观察教室与实验室内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建筑低层体量顺应校园中轴线展开,延续了北广场空间序列,使科学中心成为校园主脉络的延伸节点。…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