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工业与人形机器人双轮驱动 稀土磁材需求开启倍增时代

时间:2025-10-13 11:05:23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进程加速,稀土永磁材料正成为支撑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据北方稀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稀土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活动关节及执行器驱动电机,其性能直接决定机器人的自由度、负载能力及工作精度。数据显示,单台人形机器人钕铁硼永磁材料用量约3.5-4千克,若年销量突破100万台,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将新增2.69%,远超当前13万吨的年需求总量,远期若达1亿台规模,增量需求将达35万吨。

人形机器人实现流畅动作的关键,在于其全身约30个精密关节中集成的微型驱动系统。这些关节电机需同时满足体积小、扭矩大、响应快、能耗低等矛盾需求。传统铁氧体磁体磁能积仅0.8-5.2 MGOe,无法支撑高频次高强度动作;而钕铁硼永磁体磁能积达30-52 MGOe,同等体积下扭矩提升3倍,耐热性突破200℃,电能转化效率超90%。这种"小体积大能量"的特性,使其成为伺服电机不可替代的"动力核心",在方寸间释放出十倍于传统材料的能量。

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正在重塑稀土产业链价值分配。为适应关节电机极端工况,磁材企业通过添加特殊稀土元素提升耐温性,优化微观结构增强抗退磁能力,推动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产业分工层面——头部企业已突破单纯材料供应,向电机磁组件领域延伸。当磁材升级为精密动力模块,其价值计量方式从"按重量计价"转向"按功能定价",产业链利润空间随之重构。中国凭借完整的稀土开采-冶炼-磁材成型产业链,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占据核心地位。

机器人领域的需求增长仅是稀土磁材市场扩张的冰山一角。在交通、制造、能源等领域的电动化转型中,钕铁硼作为电能-机械能转换的最优载体,正深度渗透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风电巨型转子、工业节能马达等场景。这些旋转磁场支撑的万亿级电驱市场,持续放大着对稀土磁材的依赖。随着工业发展向智能化、精密化、轻量化演进,稀土磁材的需求边界正不断突破传统认知。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