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黑洞“进食”恒星现场曝光:吸积盘旋转发光,甩出物质形成神秘长尾

时间:2025-10-13 14:45:03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当最新公布的天文影像首次出现在屏幕上时,观测者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中,一团超高温物质正以近乎光速的速度环绕中心旋转,尾部拖曳着长达数万公里的发光物质流,仿佛黑色画布上突然绽放的金色烟花。这种被天文学家称为"潮汐瓦解事件"的极端现象,首次以如此清晰的形态呈现在人类眼前。

传统认知中,黑洞常被描绘成只吞不吐的"宇宙饕餮"。但新观测显示,当一颗恒星不幸靠近黑洞时,引力差会像无形的手指般将恒星撕成碎片。这个过程中,约半数物质会被高速甩出,形成照片中醒目的发光尾迹;剩余物质则围绕黑洞形成炽热的吸积盘,其温度可达数百万摄氏度,亮度超过整个星系中其他恒星的总和。

科学家解释,这种极端现象的原理与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存在相似性。当恒星进入黑洞的"潮汐半径"时,恒星各部分受到的引力差异会逐渐增大,最终导致恒星结构彻底瓦解。不同之处在于,黑洞的引力梯度比地球潮汐强约十亿倍,这种力量足以将太阳大小的恒星撕成碎片。

我国科研团队在此领域取得过突破性进展。通过分析X射线望远镜数据,他们曾探测到类似黑洞的周期性辐射信号,这种被形象称为"黑洞心跳"的信号,为精确测量黑洞质量提供了关键依据。而此次公布的影像,则首次清晰记录了恒星物质被抛射的完整过程,为研究黑洞吸积机制提供了直观证据。

这类极端天体物理事件在银河系中极为罕见。据估算,每个星系平均每十万年才会发生一次。当被抛射的物质流以每秒数千公里的速度冲入星际空间时,这些高能粒子可能触发新的恒星形成,或是成为行星系统的构建材料,揭示着宇宙物质循环的神秘链条。

观测者感慨,原本抽象的天文概念突然变得生动可感。黑洞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数学模型,而是会"进食"、会"喷发"的活跃天体;恒星消亡的过程也不再是冰冷的公式推导,而是充满戏剧性的宇宙剧场。这种认知转变,恰似发现平日沉默的邻居其实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面对影像中那条闪烁的发光尾迹,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思考:被抛射的物质最终会演化成何种形态?这些高速运动的粒子流是否会在宇宙中播下新恒星的种子?当人类首次如此清晰地见证恒星生命的终章时,也同时打开了关于宇宙物质循环的新问题。

更多热门内容
工地与互联网技术人的薪资落差:建筑技术人如何在新时代突围?
而建筑技术人员的工作成果,固化在具体的建筑物中,虽说精湛的积水水平,能防得了事故,优化了工期,节约了材料,不过这些“防御性价值”,难以直接转化为收入数字。 更关键的是,建筑行业被认为“门槛较为低下”——一个…

2025-10-13

海尔与阿里达成全面AI合作 共探AI+云、电商等领域创新发展路径
根据协议,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将聚焦AI+云、电商、全球化等核心领域,为产业AI转型探索新路径。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阿里巴巴在数字技术与生态布局上的优势,与海尔深耕智慧住居、…

2025-10-13

柯伊伯带投放能源晶体,引来拼接身体外星生物,行为逻辑待解
这些频率在 2.3 至 2.7 赫兹间波动的波形,既不符合已知小行星的引力扰动特征,也与星际尘埃的散射信号存在本质差异 ——更诡异的是,信号会随着我们投放的能源晶体能量输出强度同步变化。 目前我们只证实了这…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