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奥尔特曼谈AI与工作:岗位或变但人类动力永存,未来工作自有其真实

时间:2025-10-13 19:32:14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在近日举办的OpenAI DevDay大会上,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接受媒体人Rowan Cheung采访时,就人工智能对未来职业格局的影响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当前人们所从事的许多工作,可能在短期内被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或取代,但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这些工作或许并非人类社会最本质的劳动形态。

Cheung通过历史类比展开讨论。他设想,如果让半个世纪前的农民接触现代互联网经济,对方很可能无法理解数字技术如何催生出十亿量级的新职业。这种认知鸿沟反映出技术变革的不可预测性——正如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者难以想象信息时代的工作形态,当今的知识从业者同样无法准确预判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图景。

针对"十亿岗位可能消失"的预测,奥尔特曼延续了农业社会的比喻。他提到,传统农民会认为现代白领的工作"缺乏实质价值",就像当代人可能对未来新兴职业产生质疑。这种判断差异源于不同时代对"必要劳动"的定义不同:农民视粮食生产为唯一真实的工作,而现代人则可能将未来某些职业视为"数字游戏"。

奥尔特曼进一步解释,职业的本质属性会随着技术进步持续演变。当被问及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冲击时,他强调不必过度焦虑:"即便通过时空穿越与历史上的劳动者对话,他们也会认为我们的工作不够'真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劳动没有价值,只是未来的评判标准可能更加抽象。"

在讨论技术伦理时,Cheung指出人工智能对知识工作者的冲击可能先于新岗位的创造。这种不确定性让当代人产生双重焦虑:既担心职业被替代,又难以想象未来工作的具体形态。对此奥尔特曼认为,人类适应变革的能力远超预期,就像历史上每次技术革命最终都创造了更多机会。

访谈最后,奥尔特曼表达了对人类创新力的信心。他表示:"我坚信人类的主动性会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社会总能找到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工作的形态会持续改变,但人类创造价值的本能永远不会消失。"这种观点为技术变革时代的职业焦虑提供了一种辩证视角。

更多热门内容
ABB软银交易重塑格局,Figure新机发布,阿里微美全息布局机器人赛道
与此同时,AI机器人概念股微美全息,随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的后续布局推进,以及其在工业、家庭服务等多场景的多维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有望迎来蓬勃发展,并凭借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全栈能力,进一步抢占人形机器人行…

2025-10-13

鲁商科技“智能教育平台”入选山东首批“百景智能”应用场景 驱动教育变革
AI在鲁商 听见鲁商 近日,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百景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名单公布,鲁商科技“智能教育平台”成功入选。 人工智能大模型“百景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征集旨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我省科研、政务、…

2025-10-13

中国移动“AI+”大会星光熠熠:华为阿里齐聚 智元宇树等秀出AI新实力
另一个则是阿里巴巴,其是中国移动共建AI产业新生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展厅当中,阿里云展示了全栈自研AI云技术,全面呈现覆盖AI基础设施、大模型平台及行业场景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展现端到端的智能化服务能力。…

2025-10-13

海尔与阿里达成全面AI合作 聚焦多领域共探产业AI转型新路径
在先进制造领域,双方将携手共建从算力、模型、平台到应用的整体AI服务体系,充分整合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能力,并结合阿里在算力领域的深度布局,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服务等重点场景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

2025-10-13

中国移动“AI+”大会盛启:华为阿里等齐聚,智元宇树等展机器人新魅力
另一个则是阿里巴巴,其是中国移动共建AI产业新生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展厅当中,阿里云展示了全栈自研AI云技术,全面呈现覆盖AI基础设施、大模型平台及行业场景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展现端到端的智能化服务能力。…

2025-10-13

马斯克透露Grok将上线新功能:分析视频比特流检测AI痕迹并追溯来源
IT之家注意到,一名 X 平台(前身为 Twitter)用户 10 月 9 日在一篇帖子中表达了此类担忧:“在未来一两年内 —— 很可能更早—— 任何讨厌你的人,都可以生成你做出或说出恶劣言行的虚假视频,…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