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川大锦江学院校庆论坛:顶尖学者共探AI赋能教育、文创新未来

时间:2025-10-13 23:14:58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迎来十九周年校庆之际,一场聚焦人工智能、国际关系与文创设计的高端学术论坛在校园内举行。来自西南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的三位顶尖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技术变革、教育转型与文化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为师生呈现了一场跨学科的思想盛宴。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段书凯教授以"人工智能前沿及数智能力提升"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中国人工智能战略的发展脉络。他通过工业质检、智能电网、精准农业等20余个应用场景案例,生动展现了AI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效能。"从运算智能到感知增强智能,人工智能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段教授特别指出,青年学子应主动掌握数字化技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抢占先机。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丁学良从全球化视角切入,剖析了教育变革的三重动力。他以湖南邵阳扶贫实践为例,论证了全球化对中国脱贫攻坚的推动作用。"教育既要筑牢文化根基,也要培养国际视野。"针对AI技术冲击,丁教授援引诺贝尔奖得主跨学科研究案例,强调"跨界思维"将成为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面对人口结构转型带来的挑战,他呼吁教育体系建立长远规划机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红卫教授的演讲聚焦文化创意产业。通过解析故宫文创、央视总台IP开发等成功案例,他揭示了品牌设计与文化叙事的内在关联。"汉字承载着东方哲学,是设计创新的重要源泉。"王教授展示的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中,传统纹样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他特别强调,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情感共鸣,而非简单复制文化符号。

论坛现场,三位教授与师生展开热烈互动。当被问及"AI是否会取代人类"时,段书凯教授用智能机器人辅助设计的案例回应:"技术不会淘汰人类,但会淘汰拒绝进步的人。"丁学良教授则以"知来路、明去向"寄语青年,鼓励学生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文化自信。王红卫教授现场点评学生设计作品时指出:"真正的设计要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平衡。"

这场持续三小时的学术盛宴,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打开了认知未来的新窗口。与会者纷纷表示,教授们的真知灼见不仅厘清了技术发展脉络,更为个人成长与教育创新提供了实践指南。在人工智能重塑世界的当下,这场跨学科对话恰逢其时地回应了时代命题。

更多热门内容
OpenAI阿尔特曼:AI时代“真正的工作”或变样,人类智慧将寻新生产力出口
他认为,人类的生活依然会充满意义,因为“我们所谓的工作其实一直在变”。如果农民代表着有形的、维持生命的工作本质,数字劳动象征着认知生产力,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可能会变得更加奇特,成为一种娱乐、目标或自我表达…

2025-10-13

武汉天源集团“双项入选” 展现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强劲实力
近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正式公布了“2025年湖北省数字孪生工厂和无人工厂” 名单,武汉天源集团“高端环保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线升级项目”凭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布局与转型突破,成功实现“双项入选”,成为湖北…

2025-10-13

人工智能板块低开高走,ETF获5600万份净申购,海外AI产业链催化不断
今日,人工智能板块低开后震荡上行,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0.4%,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0.1%,人工智能ETF(159819)全天获5600万份净申购。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该产品连续…

2025-10-13

2025年AI多模态与推理能力双突破,底层技术助力但安全短板待补
Waymo的EMMA模型就用了这招,把自动驾驶变成了视觉-语言统一的问题,还能用思维链推理给出让人能看懂的决策理由,AI2的Molmo-Act和GeminiRobotics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报告里还补…

2025-10-13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周年,联想以AI智能体助力四川片区生态保护升级
联想集团宣布,将基于其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推进的人工智能应用实践,打造业内首个“国家公园智能体”解决方案,旨在以人工智能赋能“伞护物种”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智慧保护,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5-10-13

云煤能源焦炉地下室: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开启数智化安全守护新篇章
2025年9月,云煤能源安宁焦化厂焦炉地下室安全巡检实现数智化新突破--两台具备“火眼金睛”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式上岗,成为守护生产安全的“智能侦探”。该项目成功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云煤能源公司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