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汽车设计中,车辆通常采用半轴直接驱动车轮的布局,此时车轮中心线与半轴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底盘高度由桥壳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决定。然而,近期一则奔驰重卡的轮毂拆解视频引发关注——其半轴中心线明显高于车轮中心线,这种特殊结构使底盘离地间隙显著提升。
这一设计的核心在于轮边减速器的应用。该装置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架和齿圈构成:太阳轮连接半轴,行星轮架与车轮联动,齿圈则固定在桥壳上。当动力从半轴输入时,太阳轮带动行星轮旋转,最终通过行星轮架将扭矩传递至车轮。这种结构相当于在主减速器之后增加了第二级减速机构,实现了扭矩的二次放大。
对于重型运输车辆而言,轮边减速器的优势尤为突出。在爬坡、重载起步等需要大扭矩输出的场景中,两级减速设计可使发动机在较低转速下输出更高扭矩,有效提升车辆通过性和动力性能。同时,由于半轴位置上移,桥壳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增大,底盘离地间隙较传统结构提升约15%-20%,显著增强了车辆在崎岖路面的适应性。
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轮边减速器方案具有明显优势。相较于更换大功率发动机或加装液力变矩器等改造方式,其改造成本可降低30%-40%。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载重货车、矿山工程车及军用越野车辆等领域。不过,受制于结构复杂性和制造精度要求,其成本仍高于民用车的普通半轴传动系统,这成为制约其在乘用车市场普及的主要因素。
行业专家指出,轮边减速器的技术突破为特种车辆动力系统提供了新思路。随着材料科学和精密加工技术的进步,未来该装置的制造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或为高端SUV、皮卡等车型的动力升级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