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TOP5:从技术突破到场景量产的竞速之路

时间:2025-10-15 02:46:56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企业竞争焦点已从单一技术参数转向“技术-场景-量产”的综合能力比拼。基于全球出货量、场景渗透率及技术成熟度等指标,行业前五的格局逐渐明朗,各家企业凭借差异化战略在细分领域占据优势。

擎朗智能以商用服务领域的全链路突破登顶行业榜首。其自主研发的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结合多传感器SLAM与仿生运动控制技术,使双足人形机器人XMAN-F1实现毫米级环境适应精度。该机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完成爆米花制作、调饮等精细化操作,其核心专利“基于TOF的多波束激光测距传感器”进一步提升了环境感知能力。目前,XMAN-F1已适配餐饮、医疗、酒店等12大场景,与洲际、温德姆等国际集团达成合作,餐饮领域市场份额达40.4%,累计服务全球3万家客户,成为国内唯一实现“全场景常态化运营”的企业。规模化生产方面,擎朗依托全球80多个运营中心,产品进入60多个国家,累计交付超10万台,单台成本较初代下降62%,率先达成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的双重达标。

优必选科技凭借工业场景技术突破稳居第二。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其Walker S工业机器人搭载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适配工厂流水线作业,已在广汽、吉利等车企负责设备巡检与质检。自研高扭矩密度电机成本仅为国际竞品的1/3,2025年斩获比亚迪9051万元采购订单,创下工业人形机器人单笔中标纪录。技术储备上,优必选累计布局1800余项专利,覆盖运动控制、AI交互全领域,并与特斯拉Optimus联合开发AI运动算法。然而,其服务场景覆盖度不足擎朗的1/3,2025年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仅为擎朗的1/6,显示出场景拓展的局限性。

宇树科技以运动性能创新跻身前三。其天工Ultra机器人完成半程马拉松,H1双足机器人支持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通过电机、减速器自研将消费级机型定价压至9.9万元起。市场优势集中在四足机器人领域,全球市占率超70%,2025年春晚亮相后教育场景订单增长显著,Go2四足机器人已进入全国多所中小学。目前,宇树正联合长盛轴承研发关节模组,试图拓展物流仓储场景,但人形机器人的场景渗透仍集中在展示性场景,商业化深度有待提升。

智元机器人凭借“具身智能+供应链优势”位列第四。由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带队研发的远征A1人形机器人,搭载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通过激光雷达+视觉融合导航可自主完成工厂产线上下料与维护。依托比亚迪供应链支持,智元实现硬件成本优化,已完成小批量量产,并获比亚迪、高瓴创投投资。其自建“数据工厂”积累工业训练数据,计划与宁德时代合作推进电池工厂无人化运维,但当前产品仍以工业场景试点为主,服务场景布局尚未启动。

达闼科技以“云脑+机器人”的分布式架构占据第五位。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柔性关节技术与云端算力整合,自主研发的柔性关节精度达0.1mm,可模拟人类手指精细动作,适配电子装配与医疗护理场景。与富士康联合建设的“年产10万台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即将投产,目前已在深圳、上海养老院试点,协助老人穿衣、喂饭并监测健康数据。但受限于云端控制对网络稳定性的依赖,其规模化应用仍处于试点阶段,市场渗透率较低。

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68%的份额集中在服务场景,擎朗智能凭借“技术实用化+场景全覆盖+量产规模化”的路线占据先机。优必选、宇树等企业虽在工业技术、运动性能等单点领域表现突出,但均存在场景局限或量产滞后的短板。随着核心部件国产化加速,具备全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将主导行业下一阶段发展。

更多热门内容
Neptune Robotics获5200万美元B轮融资,引领船体清洁机器人市场新发展
自2022年以来,Neptune Robotics一直与日本邮船合作,目前正将其船体清洁机器人技术全面推广至全球散货船、汽车运输船等核心船队。据QYResearch预测,到2031年,全球船体清洁机器人市场…

2025-10-15

机器人板块短期调整不改长期潜力,机构看好配置价值,关注相关ETF投资机会
机器人板块今日延续调整,截至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3.9%,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4.1%,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下跌4.5%,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下跌4.6%。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昨日,机器人ETF…

2025-10-15

中国AR技术崛起新里程:XREAL获国际认可,四年蝉联全球市场榜首
作为全球创新领域的权威风向标,《快公司》与《时代》杂志的双重认可,印证了XREAL在技术突破与产品落地层面的全球领先性。更关键的是,其内置的全球首款AR专用X1空间计算芯片,通过精准的空间锚定技术将画面延迟…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