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派”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真的没有人发朋友圈了吗?》的文章,针对近期关于朋友圈使用情况的讨论作出回应。文章援引微信公关总监在播客中的发言,对“朋友圈是否正在失去活力”的疑问进行了数据分析和产品逻辑解读。
针对“用户逐渐减少发朋友圈”的观感,微信官方披露了一组长期稳定的数据:每日有7.8亿用户浏览朋友圈,其中1.2亿用户会主动发布内容。公关总监指出,这一数据多年未出现明显波动,所谓“朋友圈衰落”更多是个人社交圈层的感知差异,类似于信息茧房效应。她特别强调,朋友圈的信息流排序始终采用时间线模式,未引入算法推荐机制,这种设计旨在保持内容展示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在用户账号管理方面,微信产品团队近期调整了长期未登录账号的处理策略。自今年9月起,平台停止对闲置账号的回收操作,这一改变特别考虑到已故用户的账号保留需求。据内部研究显示,团队针对逝者账号的数字化处理进行了多轮论证,最终决定维持账号原状以尊重用户历史记录。
关于朋友圈功能设计的争议,微信官方明确否定了两项高频需求。针对“访客记录”功能,公关总监表示产品逻辑始终以减轻社交压力为核心,避免用户因浏览痕迹产生心理负担。而对于“内容二次编辑”的提议,她认为朋友圈本质是个人历史的数字化存档,“人生无法重写,历史记录也不应轻易修改”。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对用户社交行为边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