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中车共链行动大会长春启幕 多款氢能源产品惊艳亮相

时间:2025-10-17 06:03:00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近日,一场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三大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行业盛会在长春拉开帷幕。中国中车主办的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上,多款氢能源创新产品集中亮相,展现了我国在绿色交通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成果。

作为大会核心亮点,氢能源机车成为焦点。这款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轨道车辆,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氢能转化为电能驱动,实现了零排放运行。其动力系统集成了高压储氢罐、燃料电池堆及智能能量管理模块,可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续航需求,为传统铁路装备绿色升级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在高速列车展区,一套集成式氢动力系统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驻足。该系统将燃料电池与储能装置深度耦合,既可独立为列车提供牵引动力,也能通过混合模式优化能耗。技术人员介绍,这种模块化设计使氢能列车既能适配既有线路改造,也能用于新建线路建设,显著提升了技术应用的灵活性。

市域交通领域同样亮点纷呈。一款氢能源市域列车采用轻量化车体与分布式驱动技术,在保持传统列车运力的同时,将能耗降低40%。其配备的智能加氢系统可在15分钟内完成补能,较传统充电模式效率提升3倍,为城市群通勤交通提供了高效环保的新选择。

公路交通领域的创新同样引人注目。两辆外观相似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在展区形成对比:一辆采用传统公交造型,另一辆则融入流线型设计。前者主打城市短途运输,后者瞄准城际客运市场。两款车型均搭载自主研发的电堆系统,百公里氢耗低于4公斤,续航里程突破600公里。

在产业链协同展区,一个动态沙盘直观呈现了三大产业的融合路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生的工业余热被清洁能源装备回收,转化为氢能制备所需的电能;氢能产业链则通过储运环节将能源输送至终端应用场景,形成"制-储-运-用"的完整闭环。这种跨链协同模式,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落地环节,一台加氢机器人正在模拟作业。其配备的多传感器系统可精准识别车载储氢瓶接口,在无人干预下完成加注、检测全流程。该设备单次加氢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日处理能力达200公斤,为氢能交通工具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持。

更多热门内容
Anthropic新动作:Claude Haiku 4.5性能媲美Sonnet 4,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Claude Haiku 4.5可以为用户提供类似Claude Sonnet4水平的编程性能,但成本只有1/3,速度是原来的2倍多,且该模型甚至在使用计算机等任务上超越了Claude Sonnet 4。 在…

2025-10-17

2025年Q3国内手机市场:vivo登顶但出货量下滑,头部品牌竞争胶着
Omdia认为过去的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达到6720万台,同比下跌3%。看整体数据确实如报告所讲头部品牌之间的差距根本拉不开,否则也不可能后三名的市场份额都是15%。即使是算上第一名的vivo…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