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固态电池迎三大技术突破,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续航或破千公里大关

时间:2025-10-17 08:20:45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固态电池技术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领域的关键突破口。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方向,我国科学家近期在该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推动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质的飞跃。过去,100公斤电池仅能支持车辆行驶500公里,如今这一续航瓶颈有望突破1000公里,为产业应用开辟新空间。

电池充放电的本质是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的定向迁移。这一过程中,锂离子如同“快递员”,将电子从正极运送至负极,而固态电解质则构成其移动的“通道”。然而,传统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存在显著缺陷:其硬度堪比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柔软如橡皮泥。当两者接触时,界面会形成凹凸不平的缝隙,导致锂离子传输受阻,直接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这也是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缓慢的核心原因。

针对这一难题,我国科研团队通过三大技术突破,成功破解固固界面接触难题。其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开发的“碘离子黏合技术”尤为引人注目。该技术利用碘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迁移特性,使其主动聚集在电极与电解质界面,自动填补缝隙和孔洞。这一过程如同“智能胶水”,使原本松散的接触面变得紧密,从而突破固态电池实用化的最大障碍。

另一项创新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的“柔性骨架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在电解质中引入聚合物骨架,使其具备类似保鲜膜的柔韧性和抗变形能力。实验显示,这种新型电解质在弯折2万次或拧成麻花状后仍能保持完整,完全适应日常使用中的形变需求。更关键的是,骨架中添加的特殊化学成分可加速锂离子迁移并提升其携带量,使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为续航提升提供直接支撑。

在安全性方面,清华大学团队提出的“氟化物保护技术”取得突破。通过在电解质中引入含氟聚醚材料,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耐高压的“氟化物保护壳”。该结构可有效防止高电压对电解质的破坏,使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和120℃高温箱测试而不发生爆炸,实现安全与续航的双重保障。

更多热门内容
真我GT8 Pro下周发布:机械拼装设计登场,2K屏+骁龙8至尊版引期待
【CNMO科技消息】10月16日,真我副总裁徐起正式公布了新款旗舰手机GT8 Pro的外观。 徐起表示,真我GT8Pro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年轻人对机械拼装的热爱。 除了颠覆性的外观设计,真我GT8 Pro在配…

2025-10-17

红魔11 Pro系列明日登场:8000mAh大电池+脉动水冷引擎,真全面屏新体验
快科技10月16日消息,红魔宣布红魔11Pro系列让旗舰手机迈入8000mAh时代,该机不仅配备8000mAh超大电池,同时支持80W无线充电,新品将在明天正式发布。除了强续航,红魔11 Pro系列还首发…

2025-10-17

流量与通话兼得?一文读懂支持通话的移动流量卡选择指南
•同时包含大量流量和通话分钟数•价格可能略高于纯流量卡,但比传统手机套餐优惠•适合需要兼顾上网和通话的用户如何辨别一张流量卡是否能打电话? •更多融合套餐:同时提供大量流量和通话时间的套餐成为主流•通话完全…

2025-10-17

REDMI K90系列来袭!新增ProMax机型,三款新机全方位升级本月登场
在小米旗舰手机打出“全面对标iPhone”的旗号后,全新的小米17系列带来了小米17、小米7Pro、小米17ProMax三款新机,凭借着出色的产品竞争力,收获了相当不错的市场成绩,可以说雷军亲自定调的小米系旗…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