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互联网大厂跨界汽车:从“造车”到“卖车”,生态与数据成新战场​

时间:2025-10-21 15:08:5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互联网巨头正掀起一场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车轮大战”,从技术研发到生态布局,各家企业正以不同路径切入这一赛道。10月14日,京东宣布与广汽、宁德时代联合推出“国民好车”,并将在双11期间独家销售,这一动作引发市场对“京东造车”的猜测。事实上,这场跨界竞争早已超越单纯的制造环节,演变为生态、数据与场景的全面较量。

京东此次合作中,三方分工明确:广汽负责整车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与换电技术,京东则聚焦用户需求洞察与销售渠道搭建,扮演“独家4S店”角色。这种模式与小米直接下场造车、华为提供智能解决方案、阿里输出算法能力的路径形成鲜明对比。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企业正通过差异化策略构建各自的汽车生态版图。

智能汽车被视为“四个轮子的数据中心”,其价值不仅在于交通工具属性,更在于成为流量入口与生态闭环的关键节点。京东的布局早有端倪:2015年刘强东个人投资蔚来,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2022年升级“京东会”为“京东养车”,2023年养车门店突破3000家。此次推新车,被视为十年布局后的自然延伸。

当前互联网企业布局汽车业务主要分为三类:小米式重资产造车,华为式技术赋能,阿里式算力支持。京东的模式更接近华为,通过数据与渠道赋能传统车企。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京东拥有10亿用户购物数据,可将其转化为造车决策依据,同时依托近3000家养车门店与超4万家合作网点,构建覆盖购车、用车、养车的全链条服务。

在自动驾驶领域,京东也在加速布局。今年5月,京东注册“Joyrobotaxi”商标,切入Robotaxi共享出行服务;7月发布L4级自动驾驶无人轻卡,载货空间达24立方米,续航400公里。截至2025年,京东在物流技术领域已获得超5000项专利,其中3000项涉及自动驾驶技术。这些动作显示,京东正将物流领域的技术积累向汽车生态迁移。

曹磊认为,电商行业已进入增长瓶颈期,京东核心的3C品类增速放缓,日百品类面临拼多多低价竞争,用户注意力正向抖音等内容平台转移。智能汽车作为继手机后的“超级入口”,承载着流量获取与生态闭环的重任。京东的合作模式体现了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降低风险。

但挑战同样存在。曹磊指出,品牌承诺风险是首要难题,公众会将合作车型视为“京东的车”,一旦出现交付延期、品质问题或安全事故,责任可能直接指向京东。造车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互联网企业擅长的“轻资产”模式在品控与交付环节面临考验。智能驾驶赛道竞争激烈,华为、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已形成技术壁垒。

汽车产业的竞争正从制造工艺向用户体验与生态服务扩展。曹磊建议,互联网企业应聚焦解决自身业务痛点,挖掘实际商业价值,而非盲目攀比技术参数。当汽车成为“第三空间”,掌握这一入口的企业或将引领下一个十年的科技产业发展方向。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