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近日因一则科技领域的动态引发关注,阿里巴巴集团(9988.HK)股价出现显著波动。当日盘中,其股价一度攀升4.2%,尽管午后涨幅有所回落,但最终仍以1.98%的涨幅收盘,报收于165.1港元/股。这一表现背后,市场普遍认为与阿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布局密切相关。
据多方消息透露,阿里正在推进一项代号为“C计划”(Plan C)的AI业务,该项目被视为对字节跳动旗下同类产品的直接回应。本地媒体报道称,该业务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长期筹备,其组织架构凸显了阿里内部的重视程度——由旗下夸克核心团队主导,通义实验室多位高级成员深度参与。这种“核心业务团队+顶尖研究院”的配置,旨在兼顾市场需求洞察与技术前沿支撑。
“C计划”的重点方向聚焦于对话式AI应用领域,消息源称其首个阶段性成果将于近日落地。不过,知情人士强调,这仅是项目发展的初步阶段,后续仍需长期投入,并依赖模型技术的持续突破。关于代号“C”的由来,业内存在两种猜测:一种认为“C”代表“Chat”,暗示夸克可能推出全新对话形态;另一种则更具针对性,认为代号取自经典游戏“吃豆人”,隐含对字节跳动“豆包”产品的竞争意图。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及夸克相关负责人均未对上述传闻作出正式回应,仅表示“暂时没有回应”。这种“不否认、不承认”的态度,进一步引发了市场的猜测与讨论。
从战略层面分析,阿里选择此时推进“C计划”或有多重考量。其一,搜索与浏览器作为传统信息入口的价值正在被重构,而夸克在25岁以下年轻用户中已积累较高认可度。将对话式AI能力深度整合至夸克平台,有望打造集信息获取、内容消费与智能交互于一体的新一代超级入口,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其二,字节跳动在AI大模型领域的迅猛发展或对阿里形成压力。公开资料显示,字节跳动2023年推出的AI助手“豆包”,凭借差异化策略与流量分发优势,已超越DeepSeek成为中国月活用户最多的AI应用。截至2025年8月,其月活用户达1.57亿,位列中国原生AI App首位。火山引擎总裁谭待透露,豆包大模型的每日Token调用量从去年5月的1200亿增长至今年9月的30万亿,增幅达253倍。这一数据或对阿里的核心业务边界构成潜在挑战。
选择夸克团队牵头“C计划”亦具有战略意义。作为阿里在信息服务领域的重要布局,夸克月活用户已超1.5亿,其业务虽与电商、本地生活、云业务等存在关联,但更具独立性。以夸克为基点孵化AI应用,既能保持灵活性,又能打破部门壁垒,为阿里生态注入新活力,同时提升夸克在集团中的战略地位。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C计划”的曝光为阿里AI业务带来了新的期待。然而,其具体产品形态、落地效果及商业前景仍需理性看待。关键在于能否在用户体验上超越同行、形成技术壁垒,并与阿里其他业务产生协同效应。这些因素将决定“C计划”能否从市场传闻转化为真正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