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乘用车市场正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商用车领域的新能源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从网约车到公交车,纯电动车型已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重卡、中卡、轻卡和皮卡等细分市场,电动化趋势也日益明显。这一背景下,摩托车行业的电动化进程备受关注。作为一个年销量近2000万辆的产业,摩托车电动化的发展态势引发了广泛讨论。
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电动摩托车市场表现出现波动。同期电动摩托车销量为244.56万辆,同比下降8.51%。相比之下,燃油摩托车销量达到1389.07万辆,同比增长13.2%,两者规模差距显著。这一数据反映出,电动摩托车在短期内仍面临较大挑战。
尽管如此,电动摩托车市场依然存在一批表现突出的企业。根据统计,雅迪科技集团以75.73万辆的销量位居榜首,其市场表现远超其他竞争对手,销量是第二名的两倍多。浙江绿源以37.6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二,这家自1997年进入电动自行车领域的企业,在电动摩托车市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传统燃油摩托车企业中,宗申和春风动力的电动化转型表现亮眼。宗申作为重庆市最大的燃油摩托车企业,2025年前9个月电动摩托车销量达到33.95万辆,位列行业第三。春风动力则以22.52万辆的销量排名第四,这家以大排量燃油摩托车著称的企业,其电动品牌ZEEHO极核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不俗成绩。
江苏省在电动摩托车领域表现突出,共有三家企业进入销量前十。其中,江苏新日以19.49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五。来自鲁南临沂的巴士新能源公司以13.89万辆的销量位居第六,其主要产品包括电动篷车和电动三轮车。江苏淮海集团旗下的淮海新能源车辆公司以11.7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七,该企业在徐州、无锡、宝鸡、天津和重庆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山东潍坊的五星车辆作为老牌燃油摩托三轮制造商,在电动摩托车领域也取得了进展,2025年前9个月销量为5.97万辆,排名第八。重庆隆鑫摩托作为2024年出口摩托车数量第一的企业,其电动摩托车销量为5.36万辆,排名第九。总部位于深圳的台铃电动车以4.47万辆的销量跻身前十。
从企业背景来看,电动摩托车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燃油摩托车企业,如宗申、春风动力和隆鑫;另一类是电动自行车企业,如雅迪科技和江苏新日。这种格局反映出,电动自行车企业对于电动摩托车市场的热情更高,而传统摩托车企业则相对谨慎。
业内人士分析,传统摩托车企业之所以对电动摩托车市场持保留态度,主要是因为电动摩托车单价较低,利润空间有限。而对于电动自行车企业来说,电动摩托车市场则成为提升营业收入的重要途径。电动自行车行业技术门槛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开拓电动摩托车市场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
尽管当前电动摩托车市场渗透率有所下降,但年销量仍超过300万辆,市场规模不容忽视。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电动摩托车市场未来仍存在发展潜力。各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找准定位,将成为影响市场格局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