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领域再掀波澜,OpenAI近日宣布完成对Software Applications, Inc.的收购。这家被收购的公司因开发Mac平台AI自然语言交互工具Sky而备受关注,其产品尚未正式推向市场便已引发行业热议。
Sky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场景应用能力,这款悬浮式桌面助手不仅能辅助写作、编程和日程管理,更能通过分析屏幕内容主动执行操作。这种类似AI浏览器的交互模式,标志着消费级AI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的重要转变。软件应用公司联合创始人Ari Weinstein在声明中强调:"借助大语言模型技术,我们终于能将个性化、强功能与直观操作融为一体,让AI真正成为创造力的延伸。"
值得关注的是,Sky研发团队与苹果公司存在深厚渊源。Weinstein与Conrad Kramer曾于2014年创立Workflow并成功出售给苹果,该技术最终演变为现行的Shortcuts功能。两人于2023年8月离开苹果后创立新公司,第三位联合创始人Kim Beverett更是拥有近十年苹果核心产品开发经验,曾主导Safari浏览器、FaceTime等多项技术的研发。
在AI竞赛中暂处追赶位置的苹果,正加速布局相关领域。据悉其计划于2025年推出搭载AI功能的新版Siri,目前已上线写作助手、实时翻译等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苹果向开发者开放Foundation Models框架,允许在本地运行AI模型,这种跨平台技术覆盖Mac、iPhone等全线产品。不过安全专家指出,像Sky这类能读取屏幕并代为操作的AI系统,可能引发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
财务细节显示,Software Applications公司此前已完成650万美元融资,投资者阵容包括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的个人投资基金、Figma创始人Dylan Field等。值得玩味的是,Altman通过投资渠道持有该公司被动股权,这种关联或为此次收购埋下伏笔。交易由ChatGPT业务负责人Nick Turley和OpenAI应用部门CEO Fidji Simo主导,已获董事会全票通过。
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收购凸显OpenAI加速技术落地的战略意图。通过整合具备成熟产品经验的团队,OpenAI不仅能获得Mac生态的入口,更可能重塑人机交互范式。而苹果若想推出同等水平的AI系统,除技术突破外,还需在隐私保护与功能创新间找到平衡点,这或许需要更长的研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