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西北工大“水下幽灵”登场:仿生水母机器人实现高效静默运行,赋能深海探测

时间:2025-10-26 11:43:40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陶凯教授团队近日取得重大科研突破,成功研发出一款具备高度仿生特性的水母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全透明设计,在水中几乎难以察觉,却集成了实时监测功能,能够精准捕捉水下环境的细微变化。

这款仿生机器人凭借其独特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在形态与运动层面高度还原了自然水母的特征。它通过模拟水母利用涡环推进的机制,实现了高效且近乎无声的水下移动。机器人直径仅120毫米,重量仅56克,微型化的设计使其在狭窄空间的水下作业中具有显著优势。

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静电液压肌肉驱动器和创新水凝胶电极材料,是这款机器人实现仿生运动的关键。驱动器通过电场作用模拟水母的神经信号,精确控制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从而实现伞状体的收放过程。这种驱动方式不仅能量效率极高,整机驱动阵列功耗仅28.5毫瓦,还为长期隐蔽的水下作业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在智能化方面,该机器人集成了微型摄像头模组和嵌入式AI处理芯片,具备自主环境感知与目标识别能力。在演示过程中,机器人成功在动态水环境中实现稳定悬停,并精准识别出水下的特定目标,包括校徽和小丑鱼等。这一功能验证了在仿生平台上实现智能化应用的可行性。

这款仿生水母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源于“以自然为师”,旨在最大限度减少对水下环境的物理和噪声干扰。其低功耗、低扰动和高度仿生的特性,使其在深海和近海的长期隐蔽监测、生态敏感区域观测以及狭窄空间水下设施巡检等场景中展现出独特的技术优势。

在近期播出的央视《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第六集《仿生无界》节目中,这款机器人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攻关成果亮相。大赛聚焦世界机器人前沿技术,深海作业的智能化挑战成为关注焦点,而陶凯教授团队带来的“水下幽灵”正是仿生学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典型代表。

该机器人的应用潜力不仅限于科研领域。其低扰动特性使其能够胜任珊瑚礁普查等生态敏感区域的观测任务,而高度仿生的设计则使其在深海极端环境探测中具备环境兼容性。这些特性为解决深海探测中的能源续航、隐蔽性和环境兼容性等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更多热门内容
华为任旭东1024程序员日发声:以开源之力,共筑智能世界繁荣生态
作为全球20多个开源基金会的创始成员或顶级成员,华为已累计在300多个上游社区中成为核心代码贡献者,携手伙伴共建世界级开源社区,加速软件创新和生态繁荣。在AI基础设施层,华为同样全面开源开放,通过对昇腾AI计…

2025-10-26

夸克对话助手:以效率逻辑破局,能否成为AI生产力领域的领跑者?
就在最近,阿里巴巴旗下AI应用夸克上线了“对话助手”,将搜索能力与对话体验融为一体,帮助用户在单一应用中实现信息查找、问题解答及任务处理,展现出与ChatGPT在效率提升上殊途同归的解题思路。 在“搜索+模…

2025-10-26

马斯克xAI发布Grok新伴侣Mika 同步展示42分钟视频生成功能
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近日发布了一款全新的Grok伴侣角色——“Mika”。 这位身着现代时尚服饰的女性动漫角色,成为Grok伴侣家族的第四位成员,与此前的Valentine、Ani、Rudi…

2025-10-26

90后字节前高管陈冕创业逆袭,LiblibAI获超9亿融资迈向AI创作新征程
用户选择丰富,缘于LiblibAI拥有一个巨大素材池,2000万创作者,已在平台上累计生成超5亿张图片。 10月中旬,LiblibAI 2.0版本发布,其野心在于,从模型、工具的聚合地,进阶为“AI专业创作…

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