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南京大学团队发现七星系统 观测证据助力多星系统形成研究

时间:2025-10-26 19:35:28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天文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由李尚活副教授与邱科平教授联合主导的国际科研组,通过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首次观测到处于形成初期的七星系统,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期刊。

研究团队选取了距离地球约4240光年的NGC6334IN恒星形成区作为观测对象。通过毫米波段的高精度探测,科研人员在核心区域发现7颗原恒星正在同步演化。动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证实,该系统源于吸积盘碎裂机制——这一过程类似于多个独立胚胎在母体环境中同时发育。

论文第一作者李尚活指出,银河系中超过半数的恒星以双星或多星形式存在。这类系统通过引力相互作用,能够触发伽马射线暴、引力波等极端天文现象。长期以来,学界对多星系统的形成存在两种主流假说:致密云核碎裂与吸积盘碎裂。前者好比单卵多胎,后者则类似多卵受精,但此前仅在低阶系统中证实过致密云核碎裂机制。

此次观测首次为高阶多星系统的吸积盘碎裂假说提供了直接证据。研究显示,NGC6334IN核心区的7颗原恒星呈现分层分布特征,其质量与轨道参数与理论预测高度吻合。审稿专家评价该发现"为理解大质量恒星形成机制开辟了新视角"。

该国际合作项目汇聚了中、德、美、日、韩、加拿大等6国16家科研机构的学者。研究团队透露,后续将依托ALMA等先进设备开展系统性搜寻,通过多波段观测与超级计算机模拟,进一步解析双星及多星系统的演化规律。

更多热门内容
科技领航智能建造 超导产业创新中心打造西部建筑转型新标杆
该项目建设以“科技赋能建造,智能决胜未来”为主题,以数字孪生+AI为核心,融合BIM、物联网等技术,贯穿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打造集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绿色低碳为一体的优质工程建造新模式,推动数字…

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