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今启程,“双雪龙”护航多国科研人员共赴极地

时间:2025-11-01 13:16:36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中国第4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近日从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程,开启为期半年的极地科考征程。此次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统筹组织,两艘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与“雪龙2”号联合执行任务,共搭载来自全国80余家科研机构的500余名队员,并邀请泰国、智利、葡萄牙及中国港澳地区的十余个科研团队参与国际合作。

考察队将重点推进三项核心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秦岭站的配套完善工作被列为首要目标,科研栋内部功能优化、储油供油系统升级以及通讯网络覆盖增强等工程将同步展开。该站作为我国在南极新建的常年科考站,其设施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后续长期观测能力。

多学科综合调查观测是本次考察的另一重点。科考范围覆盖南极半岛、阿蒙森海、罗斯海及普里兹湾等关键海域,通过海洋生物采样、大气成分分析、冰川运动监测等手段,系统研究气候变化对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将首次实施南极内陆冰层深处湖泊钻探试验,通过获取冰下湖沉积物样本,为探索极端环境生命存在形式和全球气候演化规律提供关键证据。

装备技术验证方面,考察队将开展多项国产科研设备的南极实地测试。自主研发的“雪豹”6x6全地形轮式载具将在冰盖区域进行机动性验证,其六轮独立驱动系统可适应复杂地形;THT550全液压大功率牵引装备则将承担重型物资运输任务,测试其在极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这些装备的成熟应用将显著提升我国极地科考的自主保障能力。

根据计划,考察队将于2026年5月完成全部科考任务后返航。此次跨国界、多学科的联合考察模式,不仅体现了我国在极地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水平,也为全球南极科学研究贡献了中国方案。参与各方将通过数据共享、联合分析等方式,共同推进人类对极地环境的认知边界。

更多热门内容
中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实现堆内钍铀转化,为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添动力
核心设备完全国产化,我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 这座实验堆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我国钍资源极其丰富,建设钍基熔…

202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