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慕思携手MIT实验室:以智能纤维开启睡眠科技新篇,共筑健康睡眠生态

时间:2025-11-02 15:28:30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获得优质睡眠已成为许多人的迫切需求。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约1.5亿人需要专业干预。值得注意的是,睡眠问题正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等困扰。

面对这一社会问题,知名寝具品牌慕思正通过科技创新寻求解决方案。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慕思已持续推进智能化转型五年,其研发的智能床垫产品现已迭代至第八代T11Pro。这款产品不仅能根据使用者身体特征自动调节,还能预警潜在健康问题,深受市场欢迎。同时,该品牌的智能床系列也完成重大升级,现已支持鸿蒙系统,实现多模态交互和分区智能控制,功能从被动记录升级为主动干预。

这家源自广东东莞的传统制造企业,正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向智能睡眠服务商的转型。慕思不仅着眼于国内市场,更将视野投向全球,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实验室展开深度合作。去年十月,MIT终身教授约瑟夫·帕拉迪索与慕思首席技术官陈文泽在剑桥市签署协议,共同推进智能纤维技术在寝具产品中的应用,推动AI在睡眠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据介绍,智能纤维技术将微缩至0.9毫米的集成电路嵌入柔性材料中,形成可编织的智能网络。这种材料不仅能感知光、声等环境信号,还能实现微刺激反馈和算法验证。由这种材料制成的床垫,可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呼吸、体温、皮肤电反应等生理指标,通过本地化AI算法进行分析,形成个性化的睡眠建议。

MIT实验室科研团队将负责基础研究和核心算法开发,慕思产业团队则承担工程化实现和实际应用验证。双方还共同构建了针对寝具行业的垂直大模型,对采集的睡眠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后,与MIT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验证,以更精准地分析用户睡眠体验。

慕思首席技术官陈文泽解释,与MIT实验室的合作重点在于原始数据处理。企业团队需要将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于研究的有效信息,这个过程考验着企业的边缘计算能力。依托多年在睡眠科学领域的研究积累,慕思建立了完善的实验模型和测试平台,积累了大量关于睡眠姿态、呼吸特征的数据,为算法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

智能纤维技术的应用使床垫具备了"智慧大脑",但慕思认为,真正的科技创新必须为用户创造可见的价值。陈文泽表示,企业希望通过无感监测获取的心率、呼吸等数据,结合长期跟踪分析,为用户提供详细的健康报告。这种转变将使用户从被动接受健康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根据睡眠质量指标和异常数据调整生活习惯。

慕思的目标不仅是提供数据报告,更是要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和垂直领域训练经验,为用户提供涵盖睡眠节律、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综合健康建议。这种主动健康管理模式,代表了未来智能寝具的发展方向。

过去两年间,慕思与MIT实验室保持密切互动。MIT教授团队多次访问中国,慕思研发人员也多次赴美交流。双方合作聚焦现代人睡眠痛点,将科研资源与产业应用相结合,在AI睡眠解决方案领域寻求创新突破。MIT实验室副主任石井裕在体验慕思智能床垫后表示,这种无感监测技术实现了对用户需求的精准预判,代表了行业发展趋势。

在健康监测领域,慕思较早地将智能传感技术应用于床垫产品。去年九月,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及三家临床医院合作,启动了基于心冲击图信号的房颤无感监测技术研究。该项目通过床垫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采集生物信号,结合AI算法进行长期监测和精准分析,实现对心律失常的早期预警。

慕思的产学研合作不仅服务于自身产品开发,更承担着推动行业创新的重任。陈文泽表示,在AI时代,数据至关重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合作,不断拓展传感器类型,旨在采集更多维度的睡眠相关数据,包括温湿度、压力等指标。

与MIT实验室的合作分为多个阶段。首年重点开展基础技术研究,解决技术一致性、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等问题,为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陈文泽认为,从实验室到产业化需要较长时间,慕思在完成初步准备后,今年开始更系统地推进技术落地。

此次与约瑟夫·帕拉迪索教授团队的合作,标志着慕思与MIT的合作进入新阶段。慕思此前自主研发的传感器主要部署在床垫下方,难以监测需要皮肤接触才能获取的指标如血氧。而智能纤维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带来革命性的用户体验。

约瑟夫·帕拉迪索教授介绍,其团队正在研究将传感网络嵌入纺织材料的技术,目标是制造出像普通纤维一样细小的智能材料。虽然制造方法还需改进,但应用于床垫等寝具产品非常合适。"如果能够将传感器织入纤维材料,与慕思合作优化采样布局,就能更准确地监测睡眠数据。"

作为行业先行者,慕思不断拓展智能应用在睡眠领域的边界。MIT的顶尖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或将推动智能纤维传感技术成为未来睡眠科技的核心。这场跨洋合作开启了睡眠科技创新的新篇章。

慕思首席技术官陈文泽观察到,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AI发展趋势的判断一致,但普通消费者对其理解仍较浅,在寝具行业的应用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智能寝具领域门槛较高,难以形成垄断。慕思的目标是成为这一领域的主导力量。

通过将AI技术应用于T11 Pro等产品,慕思实现了在用户自然睡眠状态下的全面健康数据采集。智能床等产品能根据数据自动调节支撑度和温度,并提供个性化的睡眠报告和风险预警。这种闭环体验使用户仿佛拥有了一位"隐形睡眠管家"。

慕思不仅提升产品功能,更重新定义了"优质睡眠"标准。企业构建了包含七大平台、六大学科、CNAS实验室、健康睡眠服务、智能生产线和全球供应链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强大的研发能力。

在传统寝具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慕思采取双轨策略:既利用通用大模型能力,又坚持自主研发,改进算法,实现模型解耦和算力优化管理。这种策略旨在实现主动感知交互的质变,推动寝具向"活"的生态系统演进。

创造智能化寝具、改善人类睡眠质量,是慕思AI战略的核心。企业不仅建设了工业4.0智能工厂,还通过与MIT的合作拓展全球研发网络,提升供应链创新能力。陈文泽透露,智能床在美国等市场的渗透率约达30%,而国内不足5%,这既显示了海外市场的潜力,也凸显了国内市场的发展空间。

今年,慕思构建了智慧睡眠AI大模型,不仅应用于消费产品,还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研发、生产、供应链等环节。通过平台化建设,慕思正以智能寝具为入口,构建连接管理服务的平台生态,探索万物互联时代的睡眠优化方案。

更多热门内容
谷歌Q3营收首破千亿:全栈AI战略显威,生态护城河持续加固未来可期
本月推出的企业AI门户Gemini Enterprise,已在700家公司中获得超200万订阅者,基于谷歌生成式AI模型的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200%。从TPU算力的规模化变现到Gemini模型的持续迭代,从…

2025-11-02

OpenAI生态拓展新动向:为上海IT外包生态上下游带来哪些发展启示?
以个性化AI服务为例,上海的IT外包公司可以关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通过与相关领域的初创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上海的IT外包公司及其生态上下游企业应该从中吸取经验,聚焦核…

2025-11-02

广交会科技纺织受热捧:光伏夹克、吸湿蚕丝成境外客商“心头好”
科技赋能的中国纺织服装“新品”,吸引众多境外采购商前来问货,洽谈订单。许永祝介绍说,公司在本届广交会带来用再生面料生产的瑜伽服、泳装等产品,绿色环保,设计时尚,受到境外采购商的青睐。 作为中国纺织服装的品牌…

2025-11-02

儿子60万购AI机器人伴父,五个月后一句“爸,想你啦”暖化人心
又过了几天,他想找一本很多年前的《钳工手册》,那本书被他翻得很旧了,夹在书架一堆杂书里。。 “陈默,”陈建国终于开口,他的声音是陈默从未听过的、带着一丝颤抖和恐惧的沙哑,“你老实跟我说,你买的这个机器人………

202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