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荷兰盲目跟风美国打压中企,反被产业链反制,中方凭硬实力赢得博弈主动权

时间:2025-11-03 04:23:1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近期,欧洲小国荷兰在国际局势中做出一系列不当举动,在追随美国遏制中国企业的过程中,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成为大国博弈中的输家。这一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让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受到冲击。

在美国的怂恿下,荷兰以“国家安全”为幌子,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公司采取强硬措施。荷兰方面冻结了安世高达147亿的全球资产,撤换管理层,解雇了由中资企业闻泰科技委派的首席执行官张学政。不仅如此,荷兰还妄图在安世安插一位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外籍董事,并企图将安世半导体剩余股份交由其指定人员管理。尽管荷兰宣称这是其“独立自主的决定”,但事实却难以掩盖其受美国指使的本质。法院文件显示,早在六月,美国就向荷兰施压要求撤换安世的中国籍首席执行官,9月29日美国公布“穿透性规则”后,荷兰次日便对安世采取行动,这一系列巧合暴露了荷兰充当美国“马前卒”的角色。

然而,荷兰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安世半导体虽在荷兰注册,但芯片生产中关键的封装测试环节,70%的产能位于中国东莞的工厂。这意味着荷兰强行接管的只是一个空壳,真正能让芯片发挥作用的核心能力掌握在中方手中。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暂停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芯片,东莞工厂与荷兰总部切割业务,独立运营。这一举措引发连锁反应,欧美日等国汽车制造商首当其冲。安世生产的芯片是汽车供应链关键部件,许多车型依赖于此。中国限制出口后,这些企业芯片库存最多维持到本周,下周许多热门车型生产线可能面临停产风险。德国、日本和美国汽车制造商纷纷向荷兰施压,质问其造成如此严重局面的原因。

此时的荷兰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它原本以为追随美国能获得好处,结果美国转而与中国握手言和,将荷兰晾在一边。荷兰不仅要面对全球汽车制造商的追责,还要解释无法履行订单的原因。荷兰试图派遣代表团来中国和解谈判,却因面子问题拉不下身,仍嘴硬声称自己“依法行事”。但当被要求提供“中方首席执行官构成安全威胁”的证据时,却拿不出任何有力证据,其说法显得荒谬可笑。

荷兰的这一系列操作严重损害了自身声誉。全球投资者认为荷兰营商环境恶劣,随意侵占外国企业资产,纷纷对其投资持谨慎态度。国际舆论也纷纷嘲笑荷兰,认为其不务正业,充当美国“马前卒”最终被抛弃,完全是自食恶果。

反观中方,在这场博弈中掌握主动权。闻泰科技明确表示,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恢复前任首席执行官职务,归还安世半导体完整控制权和所有权。这不仅维护企业自身利益,更是守住产业链底线。而且,中国半导体产业借此加速自主化进程,安世中国区整合国内供应链,减少对海外环节依赖,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

如今,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转向与中国区合作,因为只有中国能保证芯片稳定供应。这一事件让全球产业链重新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也给其他国家敲响警钟:盲目追随美国充当“马前卒”,最终只会像荷兰一样,沦为被利用和抛弃的对象。中美博弈中,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一方,才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更多热门内容
华为自研算法再突破:侧边指纹沿用自研,3D人脸国产方案引关注
博主还在评论区回复了部分网友的问题:针对新一代采用自研算法还是从前就采用了?博主回复“指纹是之前就用的自研算法,3D人脸不知道,反正这代是把模组买回去自己调试,供应商都赚不到整套方案的钱。”针对屏下 3D …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