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深山的崇山峻岭间,三峡集团湖北能源旗下的溇水水电公司正悄然掀起一场科技变革。该公司管理的江坪河、芭蕉河两座水电站,近期迎来了7位特殊的“新同事”——智能巡检机器人。这些机械新成员的加入,不仅改变了传统水电站的运维模式,更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溇水公司作为三峡集团在鄂西地区的重要能源企业,肩负着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建设与电站运营管理的重任。自2021年完成区域整合后,该公司统筹管理江坪河、洞坪、芭蕉河、锁金山四座电厂,总装机容量达66.2万千瓦。其中,江坪河电站以45万千瓦的装机规模成为溇水干流的龙头电站,而芭蕉河电站则以5.1万千瓦的装机容量,通过一级、二级电站的协同运作,为当地提供稳定电力支持。
尽管在湖北能源的业务版图中,这两座电站的规模并不突出,但它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却走在前列。随着三峡集团2023年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战略,溇水公司积极响应,加大科创投入,激发员工创新活力。四个电厂形成“比学赶帮”的良性竞争氛围,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正是这一背景下的重要成果。
传统水电站的巡检工作依赖人工完成。巡检员需手持电筒与记录本,穿梭于机组设备之间,通过眼看、鼻闻、耳听、手触等方式判断设备状态,并手动记录仪表数据。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且对人员经验要求极高,部分高危区域的巡检更存在安全隐患。
如今,江坪河与芭蕉河电站的巡检场景已焕然一新。智能机器人凭借2米高的机械臂与灵活的“颈部”转动,能够精准读取屏柜上密集的仪表数据;其“爬行”功能可深入人工难以触及的角落,自动采集设备状态、温度、压力、声音等关键参数,并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现场照片,实时上传至分析平台。这种“无死角”的巡检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模式。
江坪河电厂厂长杨奎介绍,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实现全厂生产区域的覆盖,支持定时与远程双模式巡检,大幅替代了人工重复性高、危险性大的工作。电厂还部署了智能安防系统,未来将与能源管理、反“三违”系统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助力节能降耗与本质安全建设。
芭蕉河电站的机器人团队则以“高效”著称。三台机器人(一“胖”两“瘦”)仅需2小时即可完成原需2名员工全天的工作量,且每日可执行4次巡检任务。2022年入职的青年员工李仁均,作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主导了芭蕉河电站的智能改造项目。他通过两年时间深入学习巡检业务,编写了4万余字的改造建议书,将巡检内容细化为数字、位置、温度、声音、气味五类信息,并据此对设备与环境进行分类改造,为机器人设定精准巡检路径。
芭蕉河电厂厂长林露表示,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数据检测的准确性,释放的人力可转岗至更具创造性的工作。目前,电厂正以智慧电站建设为目标,同步推进GIS数智化改造、智慧工器具管理、智能工具间建设、可控防雷与雷电监测等专项工作,全面夯实智能电站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