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火星能源新突破:就地取材用土壤造太阳能电池,转化率28%引期待

时间:2025-11-04 15:51:59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当人类将目光投向火星,建立长期基地的蓝图逐渐展开时,能源问题始终是最棘手的挑战之一。过去,科学家们设想从地球运输大量电池作为能源支撑,但高昂的运输成本和有限的运载能力让这一方案显得不切实际。如今,一项突破性技术为火星基地的能源供应开辟了新路径——直接利用火星土壤制造太阳能电池,且转化效率达到28%。这一成果不仅颠覆了传统思路,更让人类在火星生存的梦想迈出了关键一步。

回顾火星探测的历程,“天问一号”等任务曾采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其转化效率远超传统硅电池,为火星车提供了可靠动力。然而,科研团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火星本土资源。火星土壤中富含氧化铁(俗称铁锈),这种看似无用的红色物质,经过技术提炼后竟能成为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原料。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能源供应的逻辑——从“地球运输”转向“火星自给”,大幅降低了对地球物资的依赖。

火星的环境对能源设备提出了严苛考验:白天温度可达30摄氏度,夜晚骤降至零下100多摄氏度,频繁的沙尘暴更会覆盖电池板,导致效率骤降。在此背景下,28%的转化效率显得尤为珍贵。实验室中或许存在更高效率的技术,但在火星极端条件下,稳定输出才是核心需求。此前,“天问一号”的电池板已应用自动除尘技术,通过电场清除灰尘,并配备防尘涂层。这些经验很可能被移植到火星基地的电池系统中,确保在沙尘暴中仍能维持工作。

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解决了能源问题,更重塑了火星基地的建设逻辑。过去,能源供应方案的设计往往占据大量篇幅,涉及运输、储存等复杂环节;如今,利用火星土壤制造电池的方案,让长期驻扎成为可能。想象一下:火星地表上,一排排由本地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有序排列,白天吸收阳光转化为电能,夜晚通过储能设备持续供电,沙尘暴来临时自动启动清洁程序——这一场景宛如科幻电影,却正逐步走向现实。

科研团队的创新思维令人赞叹。传统科幻作品中,火星基地常依赖核反应堆供电,显得“高大上”;而现实中的解决方案却更“接地气”——太阳能与本土资源的结合,展现了科技以实用为导向的魅力。这种“就地取材”的思路,或许正是人类在星际生存中的关键智慧。

当然,技术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火星不同区域的土壤成分是否存在差异?提炼出的原料是否会影响电池性能?如何在火星上建立提炼工厂和生产设备?初期或许需要从地球运输小型设备,先制造第一批电池,再逐步扩大规模。这一路径既合理又可行,为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能源问题的突破,为火星基地的其他建设提供了可能。氧气、水等资源的开发依赖于稳定的能源供应,而太阳能电池的普及将推动这些领域的进展。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人类首个火星基地正式供电”的新闻,如今看来或许并不遥远。甚至有人畅想,若这一技术成熟,能否应用于地球的荒漠地区?那些土壤贫瘠、无法耕种的土地,或许能通过提炼原料制造太阳能电池,实现“变废为宝”。不过,当前的首要任务仍是确保技术在火星上的成功应用。

从依赖地球到利用火星,这一转变标志着人类在星际探索中的重大进步。当“用火星土造电池”从设想变为现实,我们不仅看到了科技的潜力,更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希望。或许在不远的未来,火星基地的生活区、实验室将依次落成,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些看似普通的红色土壤。

更多热门内容
中国核能监测新飞跃:智能相控阵技术助力反应堆精准监测引关注
最近,中国在核能领域又搞出了个大新闻——一种名为“智能相控阵中子监测仪”的设备横空出世,据说能让核电站的安全监测精度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核能监测中,这意味着不用移动设备,就能扫描整个反应堆区域,效率翻…

2025-11-04

返乡创业的互联网青年:以双手耕耘土地 收获四季浪漫时光
从前,刘营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体面,收入也高,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一段“站着挣钱”的日子。刘营的丈夫是一位互联网从业者,一有时间就来帮她,亲手为花园做了种植箱、堆肥箱、篱笆、拱门。 在花园中,刘营为妈妈保留…

2025-11-04

AI语音赛道新星Cartesia获英伟达等1亿美元融资 斯坦福华人团队携Sonic-3模型入局
智东西11月3日消息,10月29日,美国语音生成创企Cartes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aran Goel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推出全新的语音模型Sonic-3,同时还披露其已完成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2亿…

2025-11-04

2025乌镇峰会启幕在即,909名“05后”为主力“小梧桐”志愿者正式出征
3日下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桐乡乌镇举行,服务本届大会的909名志愿者“小梧桐”集体宣誓,正式出征。他希望可以把“小我”融入乌镇峰会服务的“大我”,在合作中凝聚力量,以服务彰显风…

2025-11-04

2026武汉工博会:多关节与直角坐标机器人齐聚 共探智造新未来
2026年9月22日至24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再度成为全球工业装备领域的焦点——武汉工博会将启幕,其中机器人专区以多关节机器人、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及机器人配件三大板块为重点,构建起从单机设备到产业链条的立体展…

2025-11-04

国华智能2025高工人形机器人年会大放异彩 全栈自研实力获产业链高度认可
在资本巨头下注、明星企业加速交付的背景下,年会聚焦于技术路线、供应链重塑和商业模式等核心问题,旨在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提供交流平台,定义行业未来。 在产品规范方面,国华智能打造的面积达6万平米的现代化生…

2025-11-04

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获批,2026年5月1日起规范行业品质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11月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近日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实施。 该标准适用范围覆盖商场、酒店、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商用环境中使用的清洁机…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