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雷军揭秘小米汽车测试:贯穿全周期,投入规模与里程远超行业水平

时间:2025-11-05 01:53:35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近日通过社交媒体详细阐述了小米汽车持续开展车辆测试的必要性。他强调,测试工作贯穿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其中量产前的测试主要验证设计可靠性,量产后则聚焦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科学系统的测试流程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石。

据雷军介绍,小米汽车建立了严苛的测试标准体系,覆盖高温、高寒、高原等极端环境。冬测选址黑龙江黑河,气温低至零下30余摄氏度;夏测选择新疆吐鲁番,地表温度可达50摄氏度以上;高原测试则在帕米尔高原进行,最高测试海拔达5100米。雷军特别提到,他每年都会亲自参与部分测试项目,确保测试环节的严谨性。

在测试规模方面,小米汽车投入了大量资源。数据显示,SU7车型累计投入727辆测试车,完成道路实测里程超过1300万公里;YU7车型则使用664辆测试车,实测里程达850万公里。雷军指出,这些数据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小米对品质控制的极致追求。

关于高原测试的特殊性,小米汽车官方补充说明称,低气压、低含氧量的高原环境对车辆性能提出特殊挑战。由于电动汽车动力受海拔影响较小,高原场景已成为电动车用户的典型使用环境。因此,高原测试不仅检验车辆极限性能,更能发现常规测试中难以暴露的问题。

量产前的验证测试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SU7完成540万公里道路测试,YU7则历时561天、行驶719万公里,覆盖337个城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YU7上市前完成了"环测三大国道"特殊路测,途径西藏、新疆等高原地区,最高测试海拔达5380米,几乎遍历全国各类复杂路况。

雷军表示,量产后的泛化测试同样重要。小米汽车会在用户实际使用环境中持续收集数据,主动发现设计阶段未覆盖的特殊场景。这种全生命周期的动态优化机制,确保产品品质能够随着用户反馈不断迭代提升。

更多热门内容
体力劳动的“超能力密码”:神经科学视角下人类手指的AI难解优势
这解释了为什么特斯拉工厂至今保留着大量焊接工人——当遇到变形金属件时,老师傅手掌的温度传感器(皮肤)和压力调节器(肌肉)能瞬间完成0.5秒的适应性形变,而机械臂需要停机等待重新建模。当大语言模型遇上仿生机器人…

2025-11-05

雷军顺为资本“牵手”高梵:瞄准羽绒服高端市场空白与科技供应链价值
在全球奢侈品行业销售疲软的背景下,“万元”羽绒服开始卖不动了,于是在三年的时间里,高梵的客单价提升了近六倍,利润增长超过十倍,GMV突破50亿元,成为波司登之外最受资本关注的国产羽绒服品牌。顺为资本看中的是高…

2025-11-05

2025飞书AI效率先锋全国大赛半决赛启幕 45组案例展现一线AI创新实践
从海选到半决赛,45 组案例覆盖制造、消费健康等全行业,集中展示了一线员工借助飞书 AI能力解决业务痛点的创新实践,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鲜活观察样本。亚朵酒店通过首期 280 名先锋的实践,沉淀出门店运营、…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