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智元机器人姜青松:机器人租赁市场痛点何在?生态联盟如何破局?

时间:2025-11-05 12:44:59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在婚礼现场和商场中,机器人成群结队地“租”入,灵活舞动,吸引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这一场景正变得越来越常见,但热闹背后,机器人租赁行业仍面临业务模式零散、功能单一、内容生态薄弱和资金门槛高等挑战,整体业态尚处于早期阶段。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姜青松指出,当前行业核心矛盾在于场景需求快速增长,而产业生态尚未成熟。为解决这一问题,智元机器人联合飞阔科技和上海电气共同发起成立“机器人租赁生态联盟”,并推出“灵创平台”,旨在构建技术、运营和金融三方协同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其中,智元负责机器人本体与系统开发,飞阔聚焦内容制作与运营管理,上海电气提供零首付、租转售等灵活金融方案。

联盟将“租赁”定位为推进机器人商业化的重要路径。姜青松认为,租赁与购买将长期并存,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租赁具备明显的成本灵活性优势。飞阔科技联合创始人李可为透露,公司正推动机器人内容向节目化、IP化发展,以突破功能单一带来的同质化竞争。

在发布会后的深度对话中,姜青松详细分析了机器人租赁市场的现状与痛点。他表示,当前市场散点化严重,需求方、租赁方和厂家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市场主要靠激情支撑。租赁需求确实存在,尤其在文娱表演领域,但市场缺乏统一的服务和标准,导致租赁过程繁琐且成本高昂。

对于机器人租赁市场的规模,姜青松认为,机器人是继手机、汽车之后的最大终端市场,租赁需求将随着机器人种类增多和功能丰富而逐步打开。未来,机器人租赁不仅限于文娱表演,还将进入家庭、工厂等场景,形成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针对未来机器人价格下降是否会影响租赁市场的疑问,姜青松认为,就像手机市场一样,机器人租赁仍有其存在的必要。不同行业对机器人的要求不同,型号各异的机器人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工厂在旺季时租赁机器人将更加方便,租赁和购买将成为两种主流需求。

灵创和灵心平台的推出,旨在简化机器人使用流程,让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操作。姜青松解释,过去让机器人实现复杂功能或情绪表达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新平台将降低使用门槛,推动机器人动作和情绪表达的普及化,进一步拓展商业和生活应用场景。

在价格方面,姜青松指出,机器人市场已形成清晰的价格划档:1米以下的小型机器人价格在10万元以下,1.3米左右的中型机器人价格在10万至30万元之间,1.7米以上的大型机器人价格则在30万至50万元左右。不同档位的机器人功能各异,小型机器人主要用于情绪陪伴,而大型机器人则具备更强的动手能力,适用于工厂和家庭等场景。

对于机器人租赁的盈利模式,李可为表示,联盟通过金融杠杆降低用户风险,提供租转售制度,让更多人能够实现机器人租赁。同时,联盟将聚焦商演和商业服务场景,通过动态调整租赁方案和资产管理,平衡机器人资产投入和租赁回报周期。

在数据安全和客户定制化需求方面,姜青松表示,联盟将制定详细的数据使用规则,确保客户数据安全。同时,联盟将引入保险伙伴,为机器人租赁提供安全保障。目前,租赁活动主要由盟友携带机器人到现场进行,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将逐步放宽限制。

对于未来场景规划,姜青松认为,随着机器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商用场景将进一步打开。交互智能、运动智能和操作智能的发展将推动机器人在文娱、表演、讲解接待、情绪陪伴等领域的应用。同时,随着操作技术的突破,机器人还将进入工厂和特定岗位,如门卫等,租赁场景将随着机器人能力的增长而不断拓展。

更多热门内容
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商业化提速,进工厂入家庭仍需跨越能力关卡
当资本的燥热与市场的期待逐渐升温,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也浮出水面——这些能跑会跳的机器人,究竟何时才能像真正的伙伴一样,在工厂和家庭里稳定可靠地“上班”与“服务”?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提出,未来三年机器人行…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