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UCM(Unified Cache Manager)推理记忆数据管理技术正式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源。这项针对AI推理场景优化的关键技术,旨在解决长序列推理任务中的内存瓶颈与效率难题,为行业提供低成本的加速解决方案。
据技术文档披露,UCM通过构建统一的缓存管理框架,实现了KV Cache(键值缓存)在异构存储介质间的智能调度。系统可根据数据访问频率,自动将高频使用的记忆数据保留在HBM(高带宽内存)中,而将低频数据分级存储至DRAM或SSD。这种动态分级机制显著降低了对高端显存的依赖,同时维持了推理性能的稳定性。
核心架构包含四大创新模块:稀疏化基类支持多种压缩算法的无缝切换,KV管理器实现算法策略与引擎的解耦,存储组件提供标准化接口兼容各类后端系统,连接器则确保数据在不同层级间的高效传输。这种模块化设计允许开发者根据具体场景灵活组合功能,例如在处理超长文本时启用稀疏注意力机制,或在批量推理场景中激活前缀缓存优化。
实测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使首Token生成延迟降低最高90%,系统吞吐量提升达22倍,并支持10倍以上的上下文窗口扩展。这些性能突破主要得益于三项关键能力:通过稀疏化技术减少无效计算,利用前缀缓存避免重复处理,以及采用存算分离架构简化异构资源管理。特别在处理万字级长文本时,UCM的分级缓存策略可使显存占用减少60%以上。
开源版本已在ModelEngine社区发布,包含基础框架、工具链及完整文档。开发者可通过GitCode或GitHub获取源代码,其中GitCode提供适配国内生态的镜像服务。技术团队特别强调,该方案专为企业级应用设计,已通过金融、医疗等领域复杂推理场景的验证,能够有效控制TCO(总拥有成本)。
行业分析指出,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突破万亿级,传统推理架构面临显存容量与带宽的双重挑战。UCM的开源正当其时,其通过软件优化弥补硬件限制的思路,为AI推理规模化落地提供了新范式。某头部云计算厂商技术负责人表示,该技术的异构存储支持特性,特别适合边缘计算与混合部署场景。
目前,开源社区已收到来自全球三十余个国家的开发请求,首批应用案例涵盖智能客服、代码生成、法律文书分析等领域。技术团队透露,后续将重点优化多模态大模型的缓存策略,并加强与主流推理框架的生态兼容。